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国学论文 >

北京大学与中国民俗学的建立

发布时间:2018-09-19 10:56
【摘要】: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风行一时的“整理国故”运动 ,扩大了国学研究的范围 ,把学术的重心由清末的经史子集扩大到民间文化与社会心理方面 ,推动了考古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新学科的建设 ,开创了中国现代学术的新天地。作为新文化运动中心的北京大学 ,组织发起了全国性的歌谣征集与风俗调查活动 ,搜集整理了大量原始资料 ,在此基础上 ,北大的国学研究者们结合西方民俗学原理 ,对歌谣与民俗学之间的关系、民俗学的界定以及民俗学的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使民俗学理论与学术实践实现了有机结合 ,最终使中国民俗学以一门新的学科的面貌出现于学术界 ,北大也因首倡之功而成为我国民俗学的发源地
[Abstract]:The movement of "sorting out the national heritage" which was popular in the May 4th New Culture Movement enlarged the scope of Chinese studies, expanded the academic focus from the classical and historical subsets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 to the folk culture and social psychology, promoted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disciplines such as archaeology, sociology and psychology, and created a new world for modern Chinese learning. The Peking University of the Sports Center organized a nationwide campaign to collect and investigate ballads and customs, and collected a large number of raw materials. On this basis, Peking University sinologists combined the principles of Western folklore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allads and folklore, the definition of folklore and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folklore. Through the study and discussion, the theory of folklore and academic practice have been organically combined, and finally Chinese folklore has emerged as a new discipline in the academic circles. Peking University has become the birthplace of Chinese folklore for its success.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分类号】:K890-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夏;顾颉刚先生对边疆问题的实践和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2002年04期

2 洪认清;;顾颉刚的历史教学思想及其实践[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3 张京华;谈廖名春评价顾颉刚的方法论问题[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4 王以宪;论顾颉刚《诗经》研究的方法与贡献[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5 张越;对信古、疑古、释古说的重新认识[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6 吴少珉,张京华;论顾颉刚与崔述的学术关联[J];洛阳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7 王存奎;整理国故与中国现代民俗学[J];民俗研究;2002年02期

8 郑长天;;试论当前民间文化的传承危机[J];民族论坛;2006年08期

9 沈颂金;试论“古史辨”与考古学的关系[J];齐鲁学刊;2003年05期

10 张越;进化史观对中国史学转型的促进和影响[J];求是学刊;2003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章原;古史辨《诗经》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陈怀琦;语丝社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3 卢毅;“整理国故运动”与中国现代学术转型[D];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

4 马兴;尧舜时代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凤青;傅斯年与中国传统文化[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于楠;柳诒徵历史、文化思想及其时代性格[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3 俞红;湖北土家族的传统文化认同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4 石中琪;顾颉刚与新红学[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贡波扎西;;中尼边境夏尔巴人和四川松潘夏尔瓦人的民俗学对比研究[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人文;;农历七月半的祭祀[J];国学;2011年08期

3 贡波扎西;;中尼边境夏尔巴人和四川松潘夏尔瓦人的民俗学对比研究[J];西藏研究;2011年04期

4 岳启龙;;浅论春节的民俗内容与特征[J];丝绸之路;2011年12期

5 本刊编辑部;毛俊玉;古福;王昱心;;传说七夕! 发明七夕?[J];文化月刊;2011年08期

6 许钢伟;杨树U,

本文编号:22499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22499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c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