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国学经典的教育观念变迁研究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63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峻杉;刘金娟;;培养诵读兴趣,体会国学精髓[J];中国教师;2011年16期
2 ;“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之第三届中华诵·经典教育论坛[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0年10期
3 刘丽萍;;实施经典教育 建设精品校园 塑造精致人生[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校长);2008年04期
4 ;第二届中华诵·经典教育论坛暨经典教育研讨会[J];文史知识;2010年04期
5 ;第二届中华诵·经典教育论坛暨经典教育研讨会[J];中华活页文选(初一年级);2010年04期
6 ;首届“中华经典教育论坛”暨两岸三地经典教育研讨会通知[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09年05期
7 ;第二届中华诵·经典教育论坛暨经典教育研讨会将于近日举行[J];黄河文学;2010年05期
8 武国华;;与圣贤为友 与经典同行 “亲近”国学[J];教育;2005年03期
9 施久铭;;经典教育“热”中的“冷”思考[J];人民教育;2009年24期
10 ;第二届中华诵·经典教育论坛暨经典教育研讨会[J];中小学校长;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吴光;;简论国学的内涵及其学术定位[A];国际儒学研究(第十七辑)[C];2010年
2 丁钢;;儒家教育现代性的域外探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3 熊诗銮;;弘扬国学精华 提高大学生素质[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5年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5年
4 舒大刚;;谈谈巴蜀学人在儒家文献“典范”转换中的实践及成就[A];文化传承与历史记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江净帆;;“读经”运动:是“文化自觉”还是“文化自尊”——兼与蒋庆先生商榷[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宋兵波;;教育思想史研究的新视角——试论“重新认识”教育思想史的价值[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7 周路红;;强化国学经典教育 推进医古文课程建设[A];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古文分会成立30周年暨第二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 袁济喜;传承国学 解读经典[N];中国艺术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张文俊;西昌七小的国学教育[N];凉山日报(汉);2008年
3 韩啸;学学台湾的国学教材选择[N];深圳商报;2011年
4 记者 张海滨 通讯员 方龙飞;东阳一名七龄童不读小学却入国学私塾[N];金华日报;2011年
5 记者 苗家生;沈阳皇姑区中小学国学教育进课堂[N];光明日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侯永锋;沈阳民间国学教育初现端倪[N];辽宁日报;2006年
7 戴军;国学教育讲座在宜举行[N];宜兴日报;2010年
8 武汉大学国学院院长 郭齐勇;试谈“国学”学科的设置[N];光明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吴温 实习生 徐杨;暑假,让国学浸润孩子心灵[N];石家庄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魏海政;高校如何从“国学虚热”中拨开迷雾[N];中国教育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颜芳;近代学术转型视野下的燕京大学国学教育[D];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吴nI南;无锡国专与现代国学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石大建;“儒经”诵读思潮在民间社会的兴起及其动员机制[D];上海大学;2010年
4 郭军;近代国学教育之困[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何旭娟;张钫慈善事业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丽娜;民国时期国学经典的教育观念变迁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2 董蕾;国学与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陈东;大学国学教育的价值与现实路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4 隋文涛;民国期间被忽略的国学阵地—《青鹤》[D];苏州科技学院;2010年
5 李娥;大学生国学教育问题研究[D];武汉工业学院;2011年
6 刘丹;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探索[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费胜英;论中学历史教学中国学教育的关注[D];苏州大学;2011年
8 陆颖;上海民营国学教育培训公司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9 孙培培;负轭前行的国学教育[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10 孟力;重庆市高校体育学院国学教育的可行性分析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4702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2470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