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国学论文 >

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又一力作

发布时间:2019-05-18 04:20
【摘要】:正2010年,岳麓书社"博导文丛"推出王齐洲教授的《稗官与才人——中国古代小说考论》(以下简称《考论》)。该书收集了作者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研究中国古代小说的部分论文,这些论文分别发表于《文学遗产》《国学研究》《中国文学研究》等重要学术刊物,其中不少文章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和中国人
[Abstract]:In 2010, Yuelu Book Co., Ltd., launched Professor Wang Qizhou's "barnyard officials and talented people-A textual Research on Ancient Chinese Fiction"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extual Research"). The book collects some of the author's papers on ancient Chinese novels since the mid-1990s, which are published in important academic journals such as "Literary Heritage", "Chinese Studies" and "Chinese Literary Studies". Many of these articles have been published by Xinhua Abstracts, Chinese Social Science Abstracts and Chinese people.
【分类号】:I207.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继刚;;用材料说话 靠求实创新——读王齐洲先生《稗官与才人:中国古代小说考论》[J];江汉论坛;2011年06期

2 杨义;;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文学研究[J];北方论丛;2010年02期

3 伍大福;;知人论世 求实取精[J];中国图书评论;2005年12期

4 姚娟;;对志怪小说历史地位的再思考——两种不同小说观念的矛盾与六朝小说研究[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5 王齐洲;;应该重视中国古代小说文体研究[J];明清小说研究;2006年03期

6 柳木;;翔实的资料书:《中国古代小说研究论辩》[J];博览群书;2008年12期

7 宁宗一;;古代小说研究的反思和取向[J];文学评论;1989年03期

8 赵政;《周书》考论(续)[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1期

9 黄仁生;铁崖赋考论[J];中国韵文学刊;1993年00期

10 李增宏;;李尤白与他的《梨园考论》[J];博览群书;1997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龙建国;;《双渐小卿诸宫调》考论[A];江西省文艺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谢冕;;中国文学研究五十年[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1999.6)[C];1999年

3 陈绛;;从“中学”到“国学”——兼论国学的现代性[A];近代中国(第二十辑)[C];2010年

4 佟辉;;《明史选举志考论》[A];明史研究(第10辑)[C];2007年

5 胡晓明;;西晋后期嗣君之争考论[A];汉唐社会经济与海盐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谢金良;;关于国学研究的若干思考[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7 陶德宗;;后记[A];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C];2006年

8 李庆本;;国学研究的跨文化理念与方法[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9 郭培贵;;明史选举志考论[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5-2006年度][C];2008年

10 王伟;张雯静;;大学生英语学习状况分析[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顾家宁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也谈国学争鸣的历史论据[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李爽;“特色中华国学”溢彩鹤乡[N];盘锦日报;2010年

3 记者 李瑞英;国学研究论坛呼吁汉字传承必须保持稳定[N];光明日报;2009年

4 林存光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也论国学研究的态度、立场与方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任国征;台湾的国学学术机构的启示[N];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陈一鸣;万万不能化“神奇”为“腐朽”[N];南方周末;2010年

7 记者 张微;第二次“国学研究论坛”在北京举行[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8 刘尊明;国学研究的现代化趋势[N];光明日报;2005年

9 记者  佘峥 通讯员  王瑛慧;时隔80年 厦大重拾国学[N];厦门日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王洪波;清华国学尝试“体制特区”办院模式[N];中华读书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爱民;小说观念与文化精神[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李瑾华;《诗经·周颂》考论[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3 徐正英;先秦文学思想考论[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邵炳军;周“二王并立”时期诗歌创作时世考论[D];西北师范大学;2000年

5 田若虹;陆士谔小说考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何光涛;元明清屈原戏考论[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7 解文超;先秦兵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陈翠珠;汉语人称代词考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9 汤江浩;北宋临川王氏家族及文学考论:以王安石为中心[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10 王伟琴;敦煌变文作时作者考论[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进;两《戴记》考论[D];安徽大学;2002年

2 聂乐根;许棠生平及其诗歌考论[D];湘潭大学;2002年

3 刘繁;杨浚及其著述与交游考论[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宋威;元明小说观念的转变与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朱小卫;苏廷玉及其著述考论[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6 沈奕;国学公园建设初探[D];浙江大学;2011年

7 李晶;新吟诵的兴起及其文化意义[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8 曹建国;汉代《诗》学考论[D];安徽大学;2001年

9 曾荣耀;刘过交游考[D];暨南大学;2006年

10 刘佳莹;吴炳《粲花斋五种曲》考论[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4796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24796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8b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