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国学论文 >

刘师培小学的拓展研究及其影响

发布时间:2019-06-10 00:26
【摘要】:清末民初,新旧交替,中西交融,作为国学大师之一的刘师培,其小学研究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刘师培在继承乾嘉朴学传统的基础上,结合西方之理论,在传统小学文字、音韵、训诂研究而外,将小学研究的触角,深入到政治、历史、社会、文化等领域,在为民族民主革命制造舆论、勾勒远古社会风貌、反映社会历史进程、树立传统批判意识等方面独树一帜,影响甚巨。刘师培的小学研究不但提升了传统小学的研究价值,而且也为现代语言学的构建提供很多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Abstract]: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beginnin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alternation of the new and the old, the blending of China and the West, Liu Shipei, as one of the masters of Chinese studies, had a distinct mark of the times in his primary school research. On the basis of inheriting the tradition of Qianjia Park, combining with the western theory, Liu Shipei, in addition to the traditional primary school characters, phonology and exegesis, delves the tentacles of primary school research into the fields of politics, history, society, culture and so on. It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creating public opinion for the national democratic revolution, sketching the ancient social style, reflecting the social and historical process, and establishing the traditional critical consciousness. Liu Shipei's primary school research not only enhances the research value of traditional primary school, but also provides a lot of useful reference and enlightenmen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linguistics.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古籍所;
【分类号】:K25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珍贵;“圣人”心态对康有为早期文化思想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2 王光照;隋大业世东都洛阳国家图书整理检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3 李华兴,张元隆;中国近代国家观念转型的思考[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4 徐希军;角色冲突:胡适思想多歧性的一个社会学解释[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5 张翅,闻娱;春秋战国传播活动初探[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6 徐松岩;提秀斯改革新论[J];安徽史学;2003年01期

7 黄林涛;;王熙凤与斯佳丽婚姻悲剧比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8 徐道彬;《说文段注》对戴震文字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9 吴学满;;戴震对考据学的继承与发展[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10 宋凡;;略论五四以前中国无政府主义思潮[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吕利;律简身份法考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冯世明;公元前3世纪—公元4世纪匈奴国家形态的演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艳清;清代“六书”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谷颖;满族萨满神话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明辉;魏晋士人政治心态类型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尹佳涛;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政治思考[D];南开大学;2010年

9 侯艳;汉译佛经之美术理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郑洪;五脏相关学说理论研究与临床分析[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世存;;看大师如何“传道”[J];基础教育;2007年09期

2 卞孝萱;;刘师培《读全唐诗发微》书后[J];古典文献研究;2005年00期

3 张光茫;;趣谈大师的惧内[J];药物与人;2011年08期

4 李瑞豪;;刘师培“失路人”辨析[J];贵州文史丛刊;2011年03期

5 侯晓;;学术对政治的超越——刘师培的儒学观述评[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8期

6 邹晓霞;;论刘师培对陆机之文的推崇[J];湖南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7 王孝强;;刘师培的清学史研究[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8 高瑞泉;;辛亥革命与平等观念的现代嬗变——以两类革命派的思想为中心的考察[J];学术界;2011年07期

9 民国文林;;民国文人逸事[J];读书文摘;2011年10期

10 马纯;从刘师培到游国恩──四种中国古代文学史的评述[J];教学与教材研究;199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孝强;;刘师培的《左传》“义例”观[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2 李莉;经盛鸿;;辛亥革命的风云变幻与一个知识分子的浮沉荣辱——刘师培的思想嬗变及其教训[A];孙中山与辛亥革命——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论文集[C];2001年

3 李洪岩;;刘师培何以要背叛革命[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0年卷[C];2000年

4 黄轶;;有关《河南》几个问题的辨证[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文学史研究卷)[C];2009年

5 罗检秋;;清末古文家的经世学风及经世之学[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1年卷[C];2001年

6 郑匡民;;社会主义讲习会与日本社会主义者[A];中国近代史上的自由主义——“自由主义与近代中国(1840~1949)”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罗军凤;;今古文之争及《左传》与《史记》的关系[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8 李永东;;区域文化与20世纪中国小说的消长沉浮[A];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C];2006年

9 蓝旭;;东汉中叶文风述要[A];先秦两汉文学论集[C];2004年

10 罗云锋;;论鲁迅的文学史书写[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楼达人;马一浮与刘师培[N];团结报;2000年

2 张倩侠;不该被遗忘的大师[N];中国教育报;2003年

3 陈代湘;刘师培与《中国中古文学史》[N];光明日报;2007年

4 顾农;刘师培和他的《经学教科书》[N];中华读书报;2010年

5 洪军;走近清溪旧屋[N];扬州日报;2008年

6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张晶萍;清末新式教育中的经学教科书[N];光明日报;2008年

7 杨早;存破布,造新纸[N];中华读书报;2006年

8 邓谦;吴光兴:关于《汉书艺文志》“诗赋略”的分类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9 宋素红;中国近现代新闻史上的夫妇报人[N];中华新闻报;2005年

10 孟修祥;荆楚文学的“水”性特征[N];光明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毛新青;刘师培与中国文论的现代转型[D];山东大学;2007年

2 牛秋实;从经学到史学:刘师培学术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3 郭军;近代国学教育之困[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郭院林;从“以礼治左”到“援古经世”—清代仪征刘氏《左传》家学研究[D];北京大学;2007年

5 李江辉;晚清江浙礼学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6 孙福轩;清代赋论流变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7 慈波;文话发展史略[D];复旦大学;2007年

8 林红;近代的道家观[D];山东大学;2007年

9 包莉秋;功利与审美的交光互影:1895-1916中国文论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10 谢超凡;俞樾诸子学与文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瀛;刘师培的美术观[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于洋;论刘师培的上古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赵庆云;试论刘师培早期的民族主义思想[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刘联锋;试论刘师培的多变[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杨林;刘师培民族思想探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胡岩;追寻“完全社会”与“完全人格”[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金晓东;刘师培的《左传》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8 祥寒冰;刘师培普及教育思想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9 龚洁;刘师培魏晋玄学研究述论[D];湘潭大学;2010年

10 魏立帅;晚清汉学派礼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4960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24960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d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