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国学论文 >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读经论争问题研究(1927-1937)

发布时间:2020-04-08 04:12
【摘要】:1927-1937年间的读经论争在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上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这场论争的发生与演进并不是历史的巧合,实是民国初年读经之争的延续,同时,亦是南京国民政府“尊孔崇儒”文化政策的施行、西方文化思潮的冲击以及抗日救亡民族情绪的刺激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场由民国初年延续而来的有关经学“存废”问题的学术争议逐渐演变成声势浩大的读经论争运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读经论争具体可划分为四个演进阶段:第一阶段,南京国民政府初期推行的教育改革,便开始在中小学校开设读经课程,加之,全国各地“尊孔祀孔”活动的广泛开展,引发了尊孔读经问题的争议。第二阶段,蒋介石积极推行的新生活运动以及何炳松在《教育杂志》复刊后开设“读经问题专号”,两者共同将此前兴起的读经之争推向讨论的高峰。第三阶段,三十年代民族危机空前加剧,引发读经论争的又一次争论高潮。第四阶段,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在全民族坚持“抗战到底”的呼声中读经论争逐渐衰退下去。纵观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读经论争的演进历程可以发现:读经争论的焦点内容十分丰富,然而在不同的时间段里侧重点又有所不同。首先,论争初现时期,读经争论的焦点集中在“尊孔是否需要读经”上;论争高潮时期,关注焦点主要是“学校是否推行读经”的争论;抗日战争时期,争论焦点主要是“读经能否挽救民族危亡”;而“读经能否提高个人道德”这一焦点问题的探讨则贯穿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整个读经论争过程之中;其次,对于读经论争焦点问题的争论与探讨,不同年龄、不同地域、不同学历、不同阶层以及不同利益的代表人士的观点也是有差异的。这场富有时代性特色的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读经论争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具有读经论争持续时间长、争论涉及范围广、争议的地域性强和时段性显著、以及因抗战爆发而衰退等特点。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读经论争,不仅在思想文化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而且在社会史和教育史上也是影响深远。省察这场读经论争,无疑可以为当下如何对待以儒家经典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K26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明喜;张文敬;;读经抑或不读:一场教育界内外的争辩——以1935年《教育杂志》关于“读经”问题的讨论为中心[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5期

2 潘清;;1935年胡适南游与中国思想界的“新旧”纠葛[J];宜春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3 洪明;;读经论争的百年回眸[J];教育学报;2012年01期

4 陈雪峰;;陈济棠主粤时期广东中小学的读经运动[J];岭南文史;2008年03期

5 袁咏红;;20世纪30年代“读经”的主张和争论[J];史学月刊;2008年07期

6 刘小云;;20世纪30年代中山大学读经考察[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7 罗玉明;陈新征;;蒋介石与20世纪30年代的读经运动[J];怀化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8 韩华;;民初废除尊孔读经及其社会反响[J];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04期

9 姚海涛;;关于读经的反思[J];管子学刊;2006年02期

10 韩华;;民初国会对孔教的争论及其思考[J];史学集刊;2006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戴大明;“读经”与文化自觉[D];西南大学;2008年

2 罗玉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湖南尊孔读经之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东雷;民国时期读经运动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17年

2 丁琳琳;民国小学读经活动的演变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6年

3 黄国斌;移风易俗:南京国民政府文化导向研究(1927-1937)[D];江西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6188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26188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1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