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国风》阐释的世俗化倾向——以《郑风》为例
发布时间:2021-03-08 03:46
有汉以来,尤其明清以降,对《诗经·国风》的阐释出现了一种世俗化的倾向,即学者们开始逐渐脱离诗序,还原《诗经》中许多爱情诗的本真。其中,《郑风》最能体现这一演变过程。因此,以《郑风》为例,对《毛诗序》、朱子《诗集传》、方玉润《诗经原始》和程俊英《诗经注析》四者进行解读,描述这一演变的过程,探究其背后原因,以及这一世俗化阐释倾向的得失。
【文章来源】: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5)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国风·郑风》诸篇的阐释流变及其分析
(一) 《国风·郑风》诸篇的阐释流变
(二) 《诗经·郑风》阐释流变的分析
二、何谓《诗经·国风》阐释的世俗化
三、《诗经·国风》阐释世俗化形成的原因
(一) 社会制度的变化为《国风》的世俗化阐释提供了基础
(二) 思想潮流的变化促进了《诗经》阐释的世俗化
(三) 20世纪俗文学地位的提高促进了世俗化的完全形成
四、《国风》世俗化阐释的得失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郑风·野有蔓草》诗旨论说[J]. 安忆涵.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3)
[2]论春秋政治礼俗背景下的“诸侯自主诗乐”[J]. 李辉. 北京社会科学. 2015(02)
[3]“采诗”说及其在《诗经》中的内证[J]. 李辉. 文化与诗学. 2013(01)
[4]《诗经·国风》民歌问题研究的回顾与检讨[J]. 刘立志.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10(04)
[5]《诗经·郑风》成因蠡测[J]. 孙向召.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07(01)
[6]20世纪以来的《国风》“民歌说”与“非民歌说”之争[J]. 檀作文. 中国韵文学刊. 2006(01)
[7]略论《诗经》的乐歌性质及其认识价值[J]. 赵敏俐.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1)
[8]论《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创作论意义[J]. 赵敏俐.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1996(02)
[9]关于《国风》是否民歌的讨论[J]. 鲁洪生. 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02)
本文编号:3070353
【文章来源】: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5)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国风·郑风》诸篇的阐释流变及其分析
(一) 《国风·郑风》诸篇的阐释流变
(二) 《诗经·郑风》阐释流变的分析
二、何谓《诗经·国风》阐释的世俗化
三、《诗经·国风》阐释世俗化形成的原因
(一) 社会制度的变化为《国风》的世俗化阐释提供了基础
(二) 思想潮流的变化促进了《诗经》阐释的世俗化
(三) 20世纪俗文学地位的提高促进了世俗化的完全形成
四、《国风》世俗化阐释的得失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郑风·野有蔓草》诗旨论说[J]. 安忆涵.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3)
[2]论春秋政治礼俗背景下的“诸侯自主诗乐”[J]. 李辉. 北京社会科学. 2015(02)
[3]“采诗”说及其在《诗经》中的内证[J]. 李辉. 文化与诗学. 2013(01)
[4]《诗经·国风》民歌问题研究的回顾与检讨[J]. 刘立志.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10(04)
[5]《诗经·郑风》成因蠡测[J]. 孙向召.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07(01)
[6]20世纪以来的《国风》“民歌说”与“非民歌说”之争[J]. 檀作文. 中国韵文学刊. 2006(01)
[7]略论《诗经》的乐歌性质及其认识价值[J]. 赵敏俐.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1)
[8]论《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创作论意义[J]. 赵敏俐.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1996(02)
[9]关于《国风》是否民歌的讨论[J]. 鲁洪生. 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02)
本文编号:30703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3070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