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国学论文 >

永明声律论论稿

发布时间:2021-06-21 13:47
  “永明声律论”是齐梁时期由沈约主倡提出的一种规范的、讲究四声的声律理论。它注意到了诗歌语言组合的形式美,促使诗歌创作由自然声律向人为声律转变,诗歌创作更加关注形式。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除了关注内容外,更加注重诗歌本身的长短、对仗、四声、押韵等诗歌声律和体格,沈约等人大量“永明体”新诗的创作就是对永明声律理论践行的结果。关于永明声律论产生的原因,学界有不同的认识,本篇将从“外来说”和“本土说”两个角度入手,对学界目前提出的诸多原因进行分类对比研究,并试图评议各说的长处与不足,得出永明声律论的形成因其复杂的社会、历史、政治和文化等原因,而呈现出主客观、内外因共同影响作用的结果,而并非是某一种单一原因决定的结果。“四声和八病”作为永明声律论的核心内容,是永明声律研究的重点,作为特指汉字声调的“四声”,最早出现于齐梁年间。但人们对于汉字有声调的认识远早于齐梁以前,这一时期人们对汉字音声的认识,常以音乐的“宫商”五音为代指。如沈约、陆厥、刘勰等人在探讨语言文字的音声时,皆以“五音”为汉字音声的代称。许多学者认为“八病”并不是直接形成于齐梁时期,而是由齐梁时期的“四病”发展到隋唐时期,才逐渐形成“... 

【文章来源】: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11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现状
    三、选题意义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五、研究重点和难点
第一章 永明声律论产生原因的各种说法
    第一节 外来说
        一、佛经转读说
        二、梵文悉昙说
    第二节 本土说
        一、汉语语音发展说
        二、古代乐论说
        三、传统四象说
        四、总结与反思
第二章 “四声八病”论说以及诗歌音韵的流变
    第一节 “四声”论
    第二节 “八病”说
        一、“八病”的提出年代及提出者
        二、“八病”考议
        三、刘勰“声律说”
    第三节 诗歌创作从“自然音韵”向“人为音韵”的流变
        一、“自然音韵”下的诗歌创作
        二、“人为音韵”下的诗歌创作
第三章 多维视角下的永明声律论研究
    第一节 我国传统音乐与先唐韵文之间的关系
        一、《诗经》与音乐的关系
        二、《楚辞》与音乐的关系
        三、乐府诗与音乐的关系
        四、永明体诗与音乐的关系
    第二节 永明声律论对诗歌美学的拓展
        一、永明体诗的形式美
        二、永明体诗的节奏美
        三、永明体诗的韵律美
第四章 永明声律论的影响和意义
    第一节 永明声律论对各种文体的影响
        一、永明声律论对唐诗的影响
        二、永明声律论对宋词的影响
        三、永明声律论对元曲的影响
    第二节 永明声律理论的意义
        一、积极的意义
        二、消极的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永明声律论发生的双重因素[J]. 白崇.  求索. 2017(04)
[2]永明声律新论——声律与诗性内容表现的关系[J]. 徐艳.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3]从“五声”到“四声”——齐梁声调分类之衍变[J]. 鞠文浩.  人文杂志. 2016(10)
[4]中国古典诗歌平仄律的本质与功能[J]. 李飞跃.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3)
[5]夏承焘“四声说”探论[J]. 朱惠国.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2)
[6]六朝隋唐诗歌格律、体式演进问题及其研究进展——兼评杜晓勤《六朝声律和唐诗体格》[J]. 葛晓音.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1)
[7]“一代辞宗”沈约与南朝诗歌的声律追求[J]. 谈莉,曹永久.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1)
[8]中国古典诗歌平仄律的形成与嬗变[J]. 李飞跃.  中国社会科学. 2015(03)
[9]音乐与乐府诗关系发微[J]. 琚军红.  音乐创作. 2015(01)
[10]唐诗教学声律九宫格图谱说[J]. 黄谷甘,黄杰晟.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4(10)

博士论文
[1]魏晋南北朝形式问题研究[D]. 马草.南开大学 2017
[2]明代诗声理论研究[D]. 李国新.云南大学 2015
[3]何逊诗歌声韵格律研究[D]. 俞必睿.武汉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齐梁诗歌声律理论研究[D]. 张连旺.西藏民族学院 2014
[2]沈约“八病”考论[D]. 朱娜.南京大学 2011
[3]齐梁诗论与儒家乐论之关系管窥[D]. 李佳怿.复旦大学 2010
[4]诗格“八病”现象研究[D]. 李海英.山东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2407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32407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c3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