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国学论文 >

论当代水墨中传统文脉的体现

发布时间:2021-06-22 04:41
  自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当代艺术在艺术创作中占据越来越大的比例开始,诸多艺术形式为当代艺术的创作方式所影响,这当中就包括水墨作品的创作。在此期间产生的当代水墨作品与传统水墨作品的创作方式已经产生了差别,传统水墨理论和西方当代艺术理论均不能完全套用在对当代水墨作品的解读上。当代水墨画的发展趋势难以为人所预测,对当代水墨画的创作方式和内容进行思考并提出疑虑是有现实意义的。在表现当下社会的主题时,有些当代水墨作品要么使用传统文人笔墨语言,要么使用西方的思维方式只是假借水墨的工具和效果——少有同时具备当代意味和本土文化特质的当代水墨语言。艺术语言匮乏的短板在此就会显现出来。笔者认为当代水墨作品的当代性和水墨本身的中国传统特质并不冲突,相反,要形成具有本土特质的当代水墨画,首先要做的便是厘清传统文脉在当代水墨中是如何体现的。传统水墨画中推崇的笔墨和西方绘画中推崇的观念将不能单一的对具有本土特质的当代水墨画进行概括和解读。当代性和传统性——尤其是传统文化脉络——在当代水墨作品的创作中并非无法共存,当代水墨画与其说“反传统”,不如说是在“反传统程式化继承”。传统帮助当代性植根于本土,当代性也为传统开拓... 

【文章来源】:沈阳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2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论当代水墨中传统文脉的体现


巫卫东《夏河正月》言的影响用线条

阳光,气韵生动


论当代水墨中传统文脉的体现6墨与色彩相融合产生的。而这种色、墨渲染的技法表达正是传统水墨的表现方式。《夏河正月》根据画面中人物与服饰的结构,采用传统水墨浓淡干湿的层次变化和皴法的表达,体现了当代水墨写意性的另一种可能性,也传达了富有生机的精神气韵。当代水墨强调视觉张力与主张观念变革是时代的使然,也是当代艺术发展的必然,它的表现范畴已呈现出多元的格局,我们要在认识传统水墨的现状中实现融合与超越。二、当代水墨作品在意境上体现中国传统文脉(一)当代水墨作品具有“气韵生动”的特点在创作和赏析传统的中国书画时,“气韵生动”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南齐画论家谢赫更是把“气韵生动”放在绘画“六法”的首位。汤临初在《书指》中说道,“论画者先观气,次观神,而后论其笔之工拙。世间有工而神气不全者,未有神气既具而笔犹拙者也。作书既工于用笔,以渐至熟,则神采飞扬,气象超越,不求工而自工矣。神生于笔墨之中,气处于笔墨之外,神可拟议,气不可捉摸。”①画僧髡残在《题山水册页》中说,“书画当以气韵胜,人不可有霸,滞之气。”宗白华则从中国古典美学中提出“气韵生动性”的命题,从生命哲学的角度,探讨“生命之节奏”,“至动又和谐”的哲理——而这正是中国艺术所呈现出来的中国文化精神。当代水墨在吸取西方绘画形式感特点的同时并没有忽略“气韵生动”这一中国画的传统特点。在田黎明的《正午的阳光》(图二)中,作品的构图布局采用“立意定景”的方式,即根据作者对所表达的对象理解和情感出发,而非特定的时间、空间。采用运动式、鸟瞰式的多视点照顾全局,使画面有一种自然的律动。在笔墨表达上采用中国画传统的“没骨画法”进行创作。这幅画给观众带来新鲜的视觉体验,主要?

鲁迅,思想,作品


因为是水墨,其“写意性”使其在传达当代性的同时仍具备意境优美、气韵流通的特点。作为文人画突出特点的写意精神也是当代水墨艺术家们继承并在创作中相融合的地方,西方的审美意识和中国式的精神内核得以有机结合。三、当代水墨作品在民族性上体现中国传统文脉(一)当代水墨作品的黑白水墨形式当代水墨作品在视觉上的当代性和当今社会中观者的审美习惯,都指向其水墨形式的易扩展性。在表现方法上,当代水墨作品不像传统水墨作品那样注重丰富的细节变化,其作品的整体效果也不依赖于时间、精力上的层层积累。不仅如图三吴冠中《鲁迅诗意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意境是中国画之灵魂[J]. 秦立新,唐连全.  群文天地. 2011(03)



本文编号:32421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32421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7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