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国学论文 >

小学古诗词“素读”教学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6 19:13
  古诗词作为传播中华文化的国粹,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经典诵读活动的广泛开展,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趣和解读诗词的能力也自然而然成为了语文教师的当务之急。然而,纵观众多的课堂教学方法,虽各有特色,但作为一种最朴素的还原文本的方式,“素读”教学显然已经逐步取得了学生、教师、家长更多的认同与信任。它主张尽量不用或者少用其他媒体,只用传统的朗读或者对话形式,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从而得出对文本最正确的解读。“素读”法以一种原始的心态贴近文本,通过多种形式的对话渠道,把握作者最初的内在思想,并与作者在情感、态度及价值观上达成共识,以此丰富阅读体验、丰厚知识内涵、丰盈精神世界。针对目前小学古诗词教学的现状,笔者将对“素读”进行简单的历史回顾,并在同“国学教育”展开简要比较的基础上,对“素读”教学的特色及策略展开了深入探析。具体而言,本文共分三章论述:第一章“素读”的概念解读,第二章小学古诗词“素读”教学特色素描,第三章小学古诗词“素读”教学方略探新。笔者在文中提出了自己对“素读”和“素读”教学的理解,以目的、内容、方式等方面为切入点,勾描了“素读”教学的主要特色,并从语音美、语义...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和文献综述
第一章“素读”的概念解读
    第一节“素读”的概念
    第二节“素读”教学与国学教育的关联
    第三节“素读”与“经典诵读”的区别
第二章 小学古诗词“素读”教学的特色素描
    第一节“素心”:目的的简明性
    第二节“素颜”:内容的质朴性
    第三节“素行”:方式的简约性
第三章 小学古诗词“素读”教学方略探新
    第一节 读音美的呈现:从识记到吟诵
    第二节 语义美的获取:从解读到涵泳
    第三节 情感美的提升:从赏析到体悟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用素读的方式品味语言[J]. 葛继红.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1(28)
[2]小学古诗词教学常用策略思考[J]. 曾扬明.  小学教学(语文版). 2011(05)
[3]阅读教学中应提倡“素读”[J]. 王巧俊.  文学教育(下). 2011(03)
[4]从语文课文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J]. 李海林.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0(08)
[5]素读:教学与研究的着力点[J]. 邓彤,李学文,桑凤英,项恩炜.  中学语文教学. 2010(07)
[6]不妨试试吟诵法[J]. 陈琴.  人民教育. 2009(23)
[7]文学文本解读与文学观念的拓展[J]. 魏天无.  文学教育(下). 2009(08)
[8]文本解读应遵循的四个原则[J]. 潘素文.  文学教育(上). 2009(02)
[9]“素读”与阅读能力的培养[J]. 陆云峰.  江苏教育研究. 2008(16)
[10]素读:多维文化冲突中的根性觉醒——对现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积极审视与本质探寻[J]. 陆云峰.  江苏教育研究. 2008(06)

硕士论文
[1]语文“素读”教学研究[D]. 胡锦沛.四川师范大学 2012
[2]小学语文开放性阅读教学研究[D]. 田玲.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1
[3]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研究[D]. 高娟.辽宁师范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4600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34600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e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