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国学论文 >

论先秦两汉诗歌的表演性

发布时间:2021-12-30 04:37
  先秦两汉诗歌区别于后世诗歌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它在生成期不是以纸质的书面文学的形式供欣赏者阅读的,而是以歌唱的形式传唱的,因而它与我们今天的案头文学有明显的区别。文学传播方式的不同直接影响着先秦两汉诗歌的存在形态,本篇论文主要考察先秦两汉诗歌在传播的过程中所具有的表演性。《诗经》作为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在生成期的表演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单唱体”与“对唱体”的演唱方式,这主要集中在《国风》部分,它是先民抒发情感的一种特殊方式;二是配乐演唱与燕飨赋诗,因为周代社会是以礼乐文化为主体,故而无论是周王朝的统治者祭祀祖先还是上层贵族们的燕飨娱乐,配乐演唱《诗经》变成了当时《诗经》传播的一种重要手段,甚至到了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在外交时的赋诗言志也是这种形式的变相遗留;三是《诗经》中的歌舞表演,在《诗经》中有一些诗篇记载了先民在当时的歌舞表演情况,有的是自娱自乐的抒情,有的是祭祀祖先时的大型祭祀歌舞表演,这些都是《诗经》在当时真实存在形态的一种反映。楚辞是继《诗经》之后诞生在南方土壤上的一朵瑰丽多彩的的奇花,其表演方式与《诗经》相比既有所继承又呈现出了新的特色:一是由配乐演唱向赋诵的转变,因为楚辞自...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言
    一、本文的研究内容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第一章 《诗经》的表演方式
    第一节 "单唱体"与"对唱体"的演唱方式
        1、单唱体的演唱方式
        2、对唱体的演唱方式
    第二节 《诗经》的配乐演唱与燕飨赋诗
    第三节 《诗经》中的歌舞表演
        1、娱乐型歌舞表演
        2、《大武》乐章的演出
第二章 楚辞的表演方式
    第一节 由配乐演唱向赋诵的转变
    第二节 "单唱体"的演唱方式
    第三节 《九歌》的歌舞表演
第三章 汉乐府的表演方式
    第一节 汉乐府"文事相依"传播特点的臆测与说唱的表演方式
        1、汉乐府"文事相依"传播特点的臆测
        2、汉乐府的说唱形式探析
    第二节 音乐伴奏下的程式性表演
    第三节 汉乐府中的祭祀歌舞表演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九歌》女性表演与周、汉宫廷“女乐”[J]. 米永盈.  中国音乐学. 2009(02)
[2]试论《诗经》中的戏剧性因素[J]. 陈鹏程.  作家. 2009(06)
[3]《诗经·国风》生成期的演唱方式[J]. 李炳海.  中州学刊. 2008(01)
[4]汉代乐府与戏剧[J]. 钱志熙.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4)
[5]江苏铜山县伊庄洪山汉画像石墓[J]. 盛储彬,吴公勤,田芝梅.  华夏考古. 2007(01)
[6]重构戏剧史:从戏剧发生开始[J]. 汪晓云.  文艺研究. 2006(09)
[7]论《楚辞·九歌》对后来戏剧之影响[J]. 李柯.  滁州学院学报. 2006(04)
[8]乐歌传统与《诗经》的文体特征[J]. 赵敏俐.  学术研究. 2005(09)
[9]汉乐府歌诗演唱与语言形式之关系[J]. 赵敏俐.  文学评论. 2005(05)
[10]厅堂说唱与汉乐府艺术特质探析——兼论古代文学传播方式对文本的制约和影响[J]. 廖群.  文史哲. 2005(03)



本文编号:35574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35574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46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