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重言词的使用看汉赋四言句的语体特征——与《诗经》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30 20:11
相较于《诗经》,汉赋重言词的使用整体呈现出一种完全不同的风格,这种差异主要是由文体不同所致。因为复音词的广泛使用和句式整饬度的提高,带虚语素的重言形式在汉赋中极大减少;汉赋中两个意义相同或相近的重言词连用很多,形成并列式的重言结构,强化事物状态的描摹,达到层进式效果。汉赋极大地增加了摹状重言的使用,这是赋体文学铺排笔法的需要。
【文章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53(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重言词的使用频率与用字特点
二、重言词运用情况分析
三、重言词所在的句式特点及表达功能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汉赋尊体与《诗》之“六义”[J]. 王思豪.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15(01)
[2]论汉赋叠字运用的承与变[J]. 杨许波.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2014(11)
[3]宋玉辞赋叠音词的多视角研究[J]. 姚守亮,程本兴. 湖北社会科学. 2013(09)
[4]《诗经·国风》叠音词分类及句法功能探析[J]. 刘亚科.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5)
[5]汉赋用《诗》的文学传统[J]. 许结,王思豪. 中国社会科学. 2011(04)
[6]汉赋写作技法与汉代《诗经》学[J]. 金前文.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2010(12)
[7]论《诗经》比兴的联想方式及其与四言体式的关系[J]. 葛晓音. 文学评论. 2004(03)
[8]四言体的形成及其与辞赋的关系[J]. 葛晓音. 中国社会科学. 2002(06)
[9]汉赋中叠字语言艺术探微[J]. 沈荣森. 昆明师专学报. 1998(03)
[10]论汉赋的语言成就[J]. 康金声.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01)
本文编号:3558892
【文章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53(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重言词的使用频率与用字特点
二、重言词运用情况分析
三、重言词所在的句式特点及表达功能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汉赋尊体与《诗》之“六义”[J]. 王思豪.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15(01)
[2]论汉赋叠字运用的承与变[J]. 杨许波.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2014(11)
[3]宋玉辞赋叠音词的多视角研究[J]. 姚守亮,程本兴. 湖北社会科学. 2013(09)
[4]《诗经·国风》叠音词分类及句法功能探析[J]. 刘亚科.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5)
[5]汉赋用《诗》的文学传统[J]. 许结,王思豪. 中国社会科学. 2011(04)
[6]汉赋写作技法与汉代《诗经》学[J]. 金前文.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2010(12)
[7]论《诗经》比兴的联想方式及其与四言体式的关系[J]. 葛晓音. 文学评论. 2004(03)
[8]四言体的形成及其与辞赋的关系[J]. 葛晓音. 中国社会科学. 2002(06)
[9]汉赋中叠字语言艺术探微[J]. 沈荣森. 昆明师专学报. 1998(03)
[10]论汉赋的语言成就[J]. 康金声.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01)
本文编号:35588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3558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