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小学潜力生教育现状与策略探究

发布时间:2015-03-23 12:29

□重庆大学附属小学 周秩榆  游纪宁

  
      所谓学习潜力生是指智能正常,因自身原因(主要指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和目标等)造成学习上暂时落后,达不到国家规定的小学生合格标准,具有潜在能力、有待开发、学习上需要特殊教育和帮助的一类学生,是学校教育中客观存在的一个群体。
      据全国少工委的一项统计,我国有中小学生约2.2亿,其中大约20%学生在成绩上属于“后进生”,还有更多人属于“隐性后进生”。我校的中、高年级段每个班级的潜力生少则一二人,多则五六人。小学教育是基础工程,能否成功地转化潜力生直接影响初中、高中甚至高等教育,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育转化潜力生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应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运用各种方法教育转化潜力生。
      一、当前我校潜力生的教育现状
      我们参考郭晓英(2004)《天水市初中学困生成因的调查及教育对策研究》一文中的学生、家长和教师问卷,制作了此次调查问卷,并于2012年3月对重庆市高新区巴山小学、沙坪坝区实验一小和重庆大学附属小学的潜力生、潜力生家长及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后,各选择了50份有效调查问卷进行统计,了解到当前小学教育中对潜力生的教育现状情况(见表1-3)。
      通过对调查数据、课堂观察和随访记录分析,我们得出当前小学教育中潜力生的教育现状如下。
      (一)存在歧视潜力生的现象
      新课程背景下,学校教育应该是面对全体学生,包括学习好、中、差的学生,但事实上学校教育中,教师们总是关注那些好学生,普遍存在排斥潜力生的情况。学生问卷调查中(见表1)“课堂上老师提问时,老师”,18%的学生选择“经常叫你回答问题”,40%的学生选择“有时叫你回答问题”,8%的学生选择“从不叫你回答问题”;“班里同学对你的态度”,8%的学生选择“不喜欢与我交往”,6%选择“有时讥笑我”;教师问卷中,您对“潜力生的态度”,4%的教师选择“歧视”(见表3)。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潜力生在学校教育中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关爱,有的甚至被遗忘。
      (二)补课以“补短”为主,同时限制了潜力生的爱好与特长的发展
      学生问卷调查中(见表1),“你放学后经常被留下来补课吗?”2%的学生选择“经常”,36%的同学选择“有时”;“你经常被留在教室里补课,不准去上你喜欢的计算机和体育课吗?”56%的学生选择“有时被留在教室”。教师问卷中(见表3),“您因潜力生成绩差不让其上计算机和体育课吗?”28%的教师选择了“是”,26%的教师选择了“有时是”;“您经常留学生补课吗?”8%的教师选择了经常留学生补课。以上数据显示,当前潜力生的转化多半是从“补短”的角度考虑,教师为了提高潜力生的学习成绩主要在时间上下功夫,采取机械重复的方法,加强课本知识的补习。
      潜力生学习上存在不够努力的情况,常有教师把限制甚至禁止潜力生上其所喜欢的课作为惩罚手段。如潜力生未交语文或数学作业,就不准上计算机课或体育课(小学生比较喜欢计算机课和体育课),在教室里补做作业。
      (三)家校配合不够
      首先,家长在子女教育观念上存在问题,不积极配合学校的教学工作,因此给学校的管理和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部分家长只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不注重孩子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少数家长还包庇做了坏事的孩子,要求教师不要批评教育其孩子。有的家庭教育方法粗暴,家长问卷调查中(见表2),“你经常教育孩子的方式是什么?”32%的家长选择“训斥”,8%的家长选择“打骂”。孩子一旦出现成绩不好,家长就训斥、打骂孩子,让学生特别是潜力生的学习压力很大。有的家长要么就责怪教师没教好学生,这点从“您认为学习潜力生的形成是”,2%的家长选择“教师教学方法欠佳”中即可知道。
      其次,学校部分教师不善于利用家庭教育的力量对潜力生进行教育。教师问卷中(见表3),“您认为学习潜力生的形成是”,80%的老师选择“家庭教育不当造成”。在家长会上有些教师总是要点名批评潜力生,甚至对其家长也进行“教育”。教师对潜力生家长的态度生硬、冷漠乃至责怪、训斥,认为家长没有配合好学校各项工作,未在家辅导孩子,这就导致家、校缺乏沟通,增加了教师转化潜力生工作的难度。
      二、转化潜力生的两点策略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鼓励、唤醒和鼓舞。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威廉·詹姆士研究发现:一个人在没有受到激励的情况下,他的能力仅能发挥20%-30%,如果受到正确而又充分的激励,能力就可能发挥到80%-90%,其中50%-60%的差距是激励的作用所致。
      (一)实施激励教育要明确其特点
      1.激励教育的多样性。教师要根据潜力生的具体情况,对他们进行多角度的奖励,满足他们的成就感,使其受到激励后更加努力。例如,可以设置进步奖、战胜困难突出奖、最佳信用奖、最佳创意奖等;激励的方式也可灵活多样:如学习用品之类的小礼物、激励性的书面语、激励性的面部表情语和手势语等。通过多种多样的激励形式,让潜力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成为具有健康心理品质的人,形成“初步成功—获得初步成功的体验—自信心增强—产生较强的成就动机—获得较大成功—获得较深刻的成功体验—自信心进一步增强”的良性循环。
      2.激励教育的及时性。从激励的实效性看,只有及时激励潜力生,才能起到较好的调节和启发动机的作用。当潜力生有了进步,即使是很微小的,教师都应该肯定,及时给予表扬,这样潜力生就会在教师的肯定中继续努力,这将更加有利于教师开展下一步的学习方面的指导工作。实践证明,适度的激励可以引发学生积极向上,激发其成就内驱力(即成就动机),激活其内在积极性,使其经过自己的积极行动不断追求成功,最大限度地发展自身潜能。
      “激励”作为教学手段,在课堂上,要求教师根据潜力生的实际,从接近潜力生生活的角度,来创设具体的激励情景,给予潜力生更大的思维和活动空间,营造活泼和谐的氛围,引导潜力生主动参与,自觉探讨,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通过多鼓励肯定,发挥潜力生的长处,激发潜力生的学习热情,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形成家校共育合力
      潜力生的转化教育单靠学校教师来做这项工作,难以收到较好的转化效果,争取和依靠家长配合学校教育工作是做好转化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学校作为育人的主要阵地和先导力量,既要在理念和方法上进行引领,又要充分信任家庭的教育作用。教师常与潜力生家长交流,能及时了解潜力生在家的表现状况,做到有目的地实施教育活动,防止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脱节。
      首先,要指导家长改变教育观念,协助教师做好潜力生教育转化工作。作为潜力生家长,有的认为自己的孩子不是读书的料,因此对其失去了信心。面对这样的家长,学校必须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更新他们的观念,树立家长的信心,争取家长的配合。家长对自己的孩子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轻言放弃,要从实际出发,顾及孩子的身心特点和自身条件,以及孩子的兴趣爱好,给孩子制订合理的学习目标,使孩子能“跳一跳,摘到桃”,获得成就感。
       总之,教育转化潜力生要善于运用激励教育,形成家校教育合力,以激发潜力生的内在动力和潜力,树立学习的信心。



本文编号:186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86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dd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