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之乐——桂林市拱极小学“以读引读”阅读推进的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15-03-23 12:04
桂林市拱极小学 刘继芳
编者按:自从2010年成为自治区教育厅和北京师范大学合作开展的“基础教育教师素质提升综合改革试验”项目试验学校以来,桂林市拱极小学将学校特色定位为“知书达礼”,用“知——知性智慧(由知情知事起步)”“书——书香气韵(以书里书外为主)”“达——达观开朗(从达人达己开始)”“礼——礼和谦美(由礼貌礼节入手)”四大支柱构筑学校的特色大厦,并在小学生阅读推进、知书达礼课堂建构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办出了特色。
“知书达礼”之“书”诠释为书里书外之书香气韵。“书里”,意指运用教材掌握知识;“书外”,意指拓展阅读,博览群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而对整个小学段的课外阅读量的要求是145万字。
可见,不论从学校文化建设的高度,还是从常规的语文教学的角度,我们都必须努力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和能力。而我校的实际情况是:地处城乡接合部,进城务工农民子弟以及通过进城务工购房入户的新市民子弟约占学生总数的65%,学生及家长极少有阅读的习惯。要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学生的书香气韵,我们只能以学校为依托,以课堂为载体,以课本为基础,以教材为“引子”,不断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改善学生的阅读现状,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为此,我们开展了“校本文化特色背景下,以读引读推进阅读”的实践研究,提出了“以读引读”推进阅读的实施策略。
一、以教材为载体,将阅读与语文教学密切结合,寻找以读引读的切入点
语文教材文质兼美,是阅读启蒙、阅读推进的最好依托。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学生各学段阅读的要求,我们在学期初及单元导读课实施了师生共同推书目、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拓展阅读,并每月开展一次读书交流课。针对不同年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阅读水平,我们对课堂上的“引读”规定了不同的侧重点。
(一)低年段以关键词语为抓手推进阅读,重在激趣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阅读推进必须紧扣教学重点,从关键词语入手。
《山青青》是语文S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诗歌,描绘了春风吹拂下山青青、水青青、草青青等初春景色。教师的阅读推进便紧紧围绕“青”字做文章,在教学中从“ⅹ青青”入手:①学习生字“青”;②配合画面理解“青青”;③说说在课外书上你见过这样的词语吗?④词语回到课文中你会读吗?⑤歌颂春天的诗歌有许多,你能给大家背诵一首吗?⑥拿出自己课前做的小研究,组内交流一下“我和春天交朋友”的收获(学生小研究呈现:写话、画画、诗配画、词语、抄写有关的句子等)。⑦教师推荐书:《鼹鼠的四季》。
概括起来,低年级阅读推进教学的基本流程为:学字—学词—读文—先学小研究拓展—读本推荐。以关键词语为抓手推进阅读,起点实,易操作,小处着眼,视野广大。本课结合形式多样的识字游戏,让儿童自主自觉地与文字打交道,鼓励想象、联想、创编、表述,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热爱,鼓励他们遨游书海,泛舟拾贝。
(二)中年段以单元主题为“引子”,重在积累
在中年段,为了便于学生读书积累,我们设计了如下读书卡:
本单元的主题是: 制作人: 制作时间:
我最喜欢的课文是: 我最喜欢的本单元的人物是: 通过学习,我明白了:
我最喜欢的一段文字是:
老师推荐的书目是:
我向大家推荐的书是:
读
书
汇
报
我阅读的书是:
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
我还看了(与单元主题接近的影视作品):
周记(小练笔)
每到单元学习结束,我们将召集一次读书汇报会,引导学生学会分享读书的收获与快乐。同时,也可以把这个读书汇报会办成是一次图书交流会,让大家互相交换好书。
(三)高年段植根于文本主题的拓展,让阅读走向深入
在高年段怎样将阅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并使二者有机渗透,适度拓展,我们从课标中受到了启迪。《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是五年级的一篇经典阅读课文。此文的教学目标为:借助朗读表达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在理解品味语言的过程中感受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我们围绕“发愤”二字,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①复习导入;②质疑“发愤”——重点突破;③感受“发愤”——联系前文;④品悟“发愤”——总结全文;⑤叩问“发愤”——布置作业;⑥课外阅读《史记》——延伸“发愤”。
在这一课的设计中,阅读推进的内容是对文本的拓展与延伸,能够让学生在今后的阅读中进一步感受“发愤”背后司马迁不屈不挠的人生信念,从而实现“用教材教”这样一个根本的目的。高年级的阅读推进,更多的是读有所悟、读写相辅,植根于文本主题的拓展,让阅读走向深入。
二、开展丰富多样的读书活动,为阅读推进搭建展示平台
学校在读书活动中,着眼于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形成人人好读书、人人读好书的终身学习的目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读书学习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建立流动图书馆
“好书交换站”是富有我校特色的图书流通模式。由每个同学将自己的图书的名字做成卡片,张贴在交换站的版面上;想要阅读的同学通过交换站了解图书信息,直接向图书的主人借阅。交换站上的图书名目可谓琳琅满目,有科普知识,有小说,有历史故事,有文学评论,有人物传记,有杂志,也有趣味幽默大全等。
“好书交换站”活动既创设了良好的读书氛围,又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学生自然地亲近书本,喜爱读书,逐渐养成热爱书籍、博览群书的好习惯。反过来,读书活动的开展又进一步促进了班级流动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
(二)开展“牵手美文”读书交流活动
语文教师每周可自由指定一节课作为学生集体阅读交流时间,指导并激励学生快乐读书、分享读书的乐趣。各年段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开展“故事会”“读书博览会”“名人名言”“书海拾贝”“换一本书,交一个朋友”等活动形式。一年级的小朋友还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小小粘贴书,图文并茂,情趣盎然。
(三)举办“智慧芳草园”一字千金书评活动
同学们每人认真阅读一本好书或美文,用简短的语句点评自己看过的一本书或美文的精髓,以文章式、卡片式抒写自己的阅读体会,,不断提升阅读的品位。五、六年级可以将书评与课堂教学密切结合,以达到课堂学知识、课下练本领的目的。
(四)举行“智慧一家亲”亲子读书活动
学生在家里设置家庭小书架,与好书交朋友,学校组织开展“与父母共读一本书”活动,要求“共读”之后,孩子再与家长共同制作读书信息卡,卡上写明书名、作者、页数、阅读时间等基本信息及亲子读书笔记(读书语录、感言、心得等)两大部分内容。
三、实施校本读书评价,以等级评定的方式推进阅读
阅读是一种习惯,而习惯的养成需要从小、从严、从细、从长。本着着眼未来、关注眼前的原则,我们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从读书时间、读书方法、读书态度等方面考量学生的阅读状况,将阅读纳入《拱极小学学生行为习惯考级指标》。我们将小学六年的阅读状况分为六个等级:
一级:乐于读书,在师长的指导下,每天课外阅读或听父母朗读不少于10分钟。
二级:主动读书,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每天阅读不少于20分钟。
三级:静心读书,坚持读整本书,每天阅读不少于30分钟。
四级:读课外书时,主动摘抄感兴趣的片段,每天课外阅读不少于30分钟。
五级:充分利用零散时间,广泛阅读,每天阅读不少于40分钟,每两周读完一本书。
六级:熟练掌握借阅、上网等获取信息的方法,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网络信息。
等级评定采取自己申报,同学互评,征求家长意见,班主任和任课老师最终评定的方式进行。等级申报一年两次,学生不分年级可以视个人实际情况越级申报,学期末举行习惯考级证书颁发仪式。
读书习惯的六个等级内容,把抽象的爱读书形象地描述为乐于、主动、静心乃至熟练,同时具体到积累读书的时间和方法,名为考级,实际将阅读“物化”,便于有效推进。
四、加强环境创建,营造校园阅读氛围
校园环境承载着一个学校特色文化的取向,具有强大的教育引导功能。我们围绕阅读推进,开展了相关的“主题特色”建设,让校园的每个角落都会说话。
在校园显著位置设立主题标识,将校园内的墙壁设计成文化长廊,以礼仪招贴画、古诗、读书格言等布置每一层的楼道文化,在走廊上设置方便学生阅读的简易书橱,教室内有图书角,学校有全天候开放的图书室。而每间教室门口的书型班牌以及上面古印体的“知书达礼”四字,也在时刻提醒着孩子们做爱读书、有礼貌的好学生。阅读逐渐成为我校学生学习生活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
课题研究实施以来,学校先后获得第十五届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三等奖,中华经典诵读课题优秀课题奖,自治区、叠彩区读书活动组织奖。
新教育实验的倡导者朱永新教授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
“不待人教,自能读书。”这是我们推进阅读要达到的最终目的。
本文编号:186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8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