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基于校园网的教师集体备课平台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3 14:38
【摘要】: 集体备课是中小学校实施校本培训的重要途径之一,主要用于实现平衡师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基于校园网的集体备课平台,旨在打破传统的集体备课模式,营造一个供教师备课、交流、反思和针对具体问题进行讨论的公开环境,消除“备课孤岛”,提高论坛式交流的效率和质量,使集体备课进入异步时代。 本研究运用问卷法、参与观察和网络搜索等研究方法,全面了解了当前国内开展集体备课的现状,解释了多数学校集体备课流于形式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工作繁忙、自身缺乏参与集体备课的动机等.深入分析了前人在备课平台和集体备课平台两方面的研究,提出其尚且不足之处。 在此基础上,结合成人学习理论、成人合作理论、网络的特殊性及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设计并开发了基于校园网的教师集体备课平台。平台取“工作流”的设计思想,把集体备课过程流程化,采用了“个备——>集体讨论——>二次备课——>反思交流”的集体备课模式,简称“Doublel+N”备课模式。此备课模式不是首次提出,采用此模式开发的集体备课平台却是首次。平台规范了集体备课流程,摒除了集体备课带来的教师依赖性,保护了知识产权和个性化,提高了网络谈话的质量和效率,无评价体系胜似有评价体系。
【图文】:

平台


浙大网络电子备课平台

工作流程图,教师集体,集体备课,内联网


第3章国内教师集体备课开展情况及备课系统的相关研究这使笔者想起一句话,,“书,非借不能读也!”虽然这些库资源是随手可真正能解决教学中问题的只是其中九牛之一毛,有的教师的搜索能力一定能搜索的到。3.3.2学术研究综述除了商业软件公司开发备课系统外,学术界也有不少人士开始关注在集体备课平台。因为各自考虑的出发点不同,掌握的技术不同,设计,殊途同归者并不多见。下面对笔者搜集到的几位前辈的研究进行分1.基于内联网的教师集体备课系统(华东师大,欧阳竟成,2001)设计理念:集各家之长,“拼”成经典之作!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G434;G63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龙;;如何将集体备课落到实处[J];吉林教育;2011年Z3期

2 李雅芬;;集体备课的颈瓶与突破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17期

3 李志辉;;加强集体备课,提高英语教学效益[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1年12期

4 吉文军;;加强集体备课 提高课堂效率[J];新课程学习(下);2011年05期

5 李春荣;;具有实效性的集体备课基本模式[J];新课程学习(中);2011年05期

6 郭振京;;抓实五大环节,提高集体备课质量[J];新课程(下);2011年05期

7 骆东风;集体备课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小学管理;1999年05期

8 徐金国;;集体备课要注重实效[J];教书育人;2011年17期

9 储昭柏;;集体备课,出彩于“五步走”[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1年07期

10 杨立勇;罗昭文;;集体备课之我见[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英德;;新课改下备课模式的转变——集体备课[A];甘肃省化学会二十六届年会暨第八届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2 孙和;;克服集体备课误区 提高集体备课实效[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3 孙和;;克服集体备课误区 提高集体备课实效[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4 陈迈生;;英语科备课组集体备课策略的实践[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5 杨炼红;;浅谈小学英语集体备课[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6 杨炼红;;浅谈小学英语集体备课[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四川卷)[C];2010年

7 袁耀军;;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开展集体备课[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8 王永珍;王春珍;张建华;;以集体备课为载体,提高农村教师整体素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西卷)[C];2010年

9 黄庆萍;;集体备课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A];中华护理学会2006年“医院管理”论坛论文汇编[C];2006年

10 周新;韩婷;藤寿宇;;“集体备课制度”在中医理疗护理技术教学中的应用[A];全国中医、中西医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国宝;集体备课:成功之路有多远?[N];中国教师报;2005年

2 汉滨区恒口高级中学 陈海燕;关于集体备课的反思[N];安康日报;2009年

3 记者 江卉 通讯员 杨金华;青山教师集体备课[N];湖北日报;2009年

4 镇江市外国语学校 王益民;基于网络的集体备课[N];江苏教育报;2009年

5 扬州教育学院附属中学 侯燕新;集体备课:从需要到实效[N];江苏教育报;2009年

6 林英 新疆克拉玛依市第十三中学;如何开展集体备课[N];中国教师报;2009年

7 潘怀林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第十五中学校长;集体备课促教师业务水平提升[N];中国教育报;2010年

8 胡玉龙山东省临沭县醋庄初级中学教师;集体备课别被人为僵化[N];中国教育报;2010年

9 田易 耀州区柳公权中学教师;集体备课-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模式[N];铜川日报;2010年

10 王军蒲;“A、P、S”课堂模式下集体备课的思考[N];太行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马玉宾;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合作文化的重建[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王强;知德共生:教师胜任力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邓涛;教师专业合作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陆敏;中学英语教师校本合作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5 陈蓉晖;幼儿园教师课程决策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杨玉东;“本原性数学问题驱动课堂教学”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景娜;基于校园网的教师集体备课平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张华;网络环境下城乡小学教师集体备课模式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3 赵文钊;小学教师“集体备课”现实问题与改进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黄颖;高中语文教师的集体备课与个性发展[D];苏州大学;2010年

5 斯迪瓦;基于集体备课下的高一物理新课程教学实践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6 赵烨;高中历史集体备课:基本原理、问题与对策[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7 刘磊;基于网络的协作式备课系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龙佃勤;基于Web的英语集体备课系统开发与应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9 冯秀震;高中历史集体备课的研究与探索[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10 叶碧玲;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备课组教研之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476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26476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49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