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指向深度学习的课堂即时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2 03:06
【摘要】:自新课改实施以来,我国课堂评价体系不断完善和发展。课堂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多的是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且富有个性的学习。当前,课堂即时评价作为课堂教学中频繁发生的评价行为不断受到重视,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愈加明显,逐渐成为课堂教学中的重要部分。但是在实际教学实践中,课堂即时评价的作用经常被弱化或忽略,达不到其应有的评价效果。面对学生的学习,我们不禁要思考促进学生学习的课堂即时评价应当指向何种方向,产生何种效果。深度学习的引入为课堂即时评价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推动力,重新审视了课堂即时评价的意义,使即时评价的侧重点从广度逐渐向深度转化。由此,指向深度学习的课堂即时评价能够较好地推动学生在浅层学习的基础上实现学习内容的迁移,促进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最终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发生。鉴于此,本研究将深度学习与课堂即时评价有机结合,综合运用文献法、课堂观察法以及访谈法,将理论探究与实践考察相结合探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发挥课堂即时评价的作用,引导学生开展深度学习。本研究围绕这一主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第一部分为导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缘由,围绕研究主题进行进行文献综述,以明确当前课堂即时评价以及深度学习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本研究相应的理论基础,发现本研究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确定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部分是概念阐述。通过对已有研究的认识,阐述深度学习以及课堂即时评价的核心概念,明确指向深度学习的课堂即时评价需不断推进学生在认知,情感以及能力方面向更高层次发展,而非把评价停留在琐碎、肤浅的学习结果上。在此基础上阐明即时评价的教育性,时机性,差异性以及协同性等特征,并提出即时评价立足学生学情,确保明确具体以及遵循多维发展的评价原则。第三部分是理论研究。基于指向深度学习的即时评价内涵的深层剖析,结合教育目标分类等理论以及深度学习研究成果,分别从促进学生的高阶认知发展、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以及注重学生的核心能力培养三个方面构建相应的课堂即时评价效标。在此基础上阐述评价要素的特征:评价目标预设与生成并重、评价内容具体深入拓展、评价主体重视学生参与、评价方式多元有效结合,并揭示指向深度学习的即时评价过程。第四部分是实证调查。本研究主要采取课堂观察法进行实证研究。基于理论阐述,开发相应的研究工具进行课堂观察,并对教师和学生进行深度访谈得到较为全面的资料信息。通过分析发现当前课堂即时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评价取向主要倾向于学生的浅层学习、评价语言随意重复、评价方式固化单一、评价主体学生缺位。通过归因分析发现影响因素有以下几方面:形式化的课堂即时评价环境弱化其指向深度学习作用、教师课堂即时评价观念与深度学习取向之间的错位、教师课堂即时评价技能与学生学习需求之间的异步。第五部分是策略提出。基于归因分析提出指向深度学习的课堂即时评价优化策略为激发教师利用即时评价促进深度学习的意识;提升教师的即时评价技能以满足深度学习的需求;构建课堂即时评价共同体以营造指向深度学习的评价氛围。最后一部分是总结与反思。在总结本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其中尚存的不足之处,并明确今后的研究方向。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424.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亮;;学生成为教学评价主体的探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5年06期

2 强献娟;;数学课堂即时评价人文性的追问与实践[J];上海教育科研;2015年06期

3 顾小清;冯园园;胡思畅;;超越碎片化学习:语义图示与深度学习[J];中国电化教育;2015年03期

4 郝志军;;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反思与建构[J];教育研究;2015年02期

5 李孔文;;学会评价:教师学科素养的衡量标尺[J];课程.教材.教法;2015年02期

6 吴秀娟;张浩;倪厂清;;基于反思的深度学习:内涵与过程[J];电化教育研究;2014年12期

7 安富海;;促进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4年11期

8 张浩;吴秀娟;王静;;深度学习的目标与评价体系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14年07期

9 黎平辉;;从表演到表现:课程改革与教师教学个性生成——知识观演变的视角[J];大学教育科学;2014年01期

10 何继刚;;协同多元认知,促进深度学习——数学应用题教学过程中即时性评价的实践[J];江苏教育;2014年02期



本文编号:26595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26595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46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