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诱拐情景下3-6岁儿童信任的发展:信息准确性和诱拐者性别效应

发布时间:2020-07-11 12:44
【摘要】:信任是和谐的人际关系与良好的社会协作的基础。信任是指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个人基于对他人或者群体的期望愿意承担和接受风险的心理状态。盲目的信任他人,可能会使得自己落入危险之中。与认识成熟和经验丰富的成人不同,儿童需要在成长过程中学习综合利用各种信息,进行合理的信任判断。总结现阶段的儿童信任研究发现,大量研究采用了“熟悉-测试”范式,研究发现儿童大约从4岁开始就可以对可信度不同的信息提供者独立做出合理的信任选择。但是以往儿童信任研究中,儿童轻信错误的信息提供者不会有任何风险,不符合信任具有风险性的定义。而且信息提供者传达的信息都是常识信息,与儿童本身没有密切关系。为了探究儿童在有潜在高风险情景下的信任判断,本研究模拟了诱拐情境,探究儿童面对提供正确和错误的重要身份信息的诱拐者进行合理信任判断的能力。目前,儿童的诱拐现象是社会热议的话题,研究诱拐情境下儿童对陌生人的信任判断,对现实中的防拐教育也有启发意义。本研究共分为两个实验。实验一探究的是在室内模拟诱拐场景下,3-6岁儿童对提供正确或错误的重要身份信息的“诱拐者”的信任判断以及年龄发展。在实验中提供的重要身份信息包括了母亲的名字、班级的序号、班级主管老师的姓氏。其中,传达正确信息“诱拐者”提供以上三个正确的重要身份信息,反之则提供三个错误的重要身份信息。实验二在实验一的基础上,将模拟诱拐场景从室内环境改到了室外环境。并且加入了男性诱拐者。从而探究的是在室外模拟诱拐场景下,3-6岁儿童对提供正确或错误的重要身份信息的不同性别的“诱拐者”的信任判断以及年龄发展。通过两个实验得到如下结论:(1)在室内模拟诱拐情景下,学龄前儿童不能区分提供正确和错误身份信息的模拟诱拐者,对两者的信任水平均非常高。(2)在室外模拟诱拐情景下,3-4岁儿童对女性诱拐者更加信任,其信任判断不受“诱拐者”所提供的正确或错误儿童身份信息的影响。5-6岁的儿童对提供儿童正确身份信息的诱拐者更加信任,其信任判断不受诱拐者的性别的影响。随着年龄增长,儿童的信任判断从早年的更加受到社会性因素(如性别)的影响,逐渐发展为更加受到知识性因素(如信息正确率)的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B84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利用别人身份信息诈骗 男子潜逃俩月被抓获[J];中国防伪报道;2018年02期

2 ;小启[J];诗潮;2018年08期

3 何龙;;警惕“裸条借贷”“裸体典当”[J];杂文选刊;2017年01期

4 潘榕榕;;轻信同学帮借“校园贷”的请求,南京40多名大学生背上百万债务[J];中学生天地(C版);2017年06期

5 钟国青;;10万元买后半生,钱到人跑[J];开心老年;2017年05期

6 ;电话实名制能遏制电信诈骗吗[J];开心老年;2017年03期

7 Robert Siciliano;;高度警惕以窃取身份信息为目标的税务申报诈骗[J];微电脑世界;2011年05期

8 吴波;;身份信息犯罪内涵之比较研究[J];犯罪研究;2010年01期

9 张建;刘艳燕;;关于身份信息犯罪问题之初探[J];犯罪研究;2008年06期

10 陈为钢;张少林;;刍议非法获取、传播身份信息罪[J];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任乃馨;陈文锋;励奇添;;面孔身份信息与社会范畴信息的层级交互[A];第二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心理学与国民心理健康摘要集[C];2017年

2 张雅楠;何泾沙;;基于Internet网络身份信息管理[A];2006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6年

3 郭姗姗;蒋重清;;陌生人面孔-声音身份信息的跨通道匹配:行为和ERP证据[A];第二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心理学与国民心理健康摘要集[C];2017年

4 郑开发;李宏伟;;基于深度学习的高效实时性M:N模式人脸识别方法[A];生态互联 数字电力——2019电力行业信息化年会论文集[C];2019年

5 ;提高服务意识 践行保障承诺——中邮人寿黑龙江分公司完成首笔“两项保险”重疾险理赔[A];黑龙江保险(2016年第2期 总第181期)[C];2016年

6 姜晓晶;徐洋;孙红艳;;浅谈手术病人的身份识别[A];中华护理学会第16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上册)[C];2012年

7 江伟玉;高能;刘泽艺;林雪燕;;一种云计算中的多重身份认证与授权方案[A];第27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8 张自爱;郑峥;张雯雨;孙捷元;李庆功;;诱拐情景中3-6岁儿童选择性信任能力的发展[A];第二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案例编写人 江苏省淮安市中级人民法院 解思辛 张雨 姜国;被告人身份信息有误是否影响定罪量刑的司法判定[N];人民法院报;2019年

2 通讯员 谭志青 全媒体记者 陈莉莉;多位代表建议给犬只植入身份信息芯片[N];襄阳日报;2019年

3 本报记者 吴梦佳;银行启动新一轮身份信息核实[N];无锡日报;2019年

4 法学博士 杭州师范大学法学院讲师 特约撰稿 孙益武;电子身份信息使用的利与忧[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8年

5 本报记者 刘万永;罗彩霞身份信息仍未恢复[N];中国青年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刘倩;未来海淘不必提供身份信息给第三方[N];泉州晚报;2018年

7 本报记者 何川;期货配资风险多[N];经济日报;2016年

8 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委党校 高维谦;高利贷肆意泛滥必须监管[N];中国县域经济报;2017年

9 王榜桓;保护军人信息,消除泄密隐患[N];中国国防报;2017年

10 记者 黄洁 通讯员 庞贺雷 吴庆伟;嫌疑人利用虚假信息办理银行卡[N];法制日报;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雯雨;诱拐情景下3-6岁儿童信任的发展:信息准确性和诱拐者性别效应[D];浙江师范大学;2019年

2 郝自新;面孔吸引力和社会身份信息对大学生初始信任判断的影响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9年

3 王凡;“被告人虚报身份信息”刑事立法探索[D];云南大学;2017年

4 韩慧;身份信息犯罪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2年

5 公艳艳;人脸的类别与特定身份信息提取方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6 费翔;基于SOAP的身份信息数据共享技术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7 沈晓骅;法国波尔多地区葡萄酒身份信息鉴别技术研究[D];集美大学;2014年

8 韩非非;位置/标识分离网络中身份信息保护技术的[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9 卢润草;冒用他人身份信息参加养老保险行为的定性[D];西南政法大学;2015年

10 张升;SNS在线身份信息对用户信任评定的影响[D];湖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504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27504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6e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