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以能力本位的台湾社会学习领域课程设计的研究与借鉴

发布时间:2017-03-29 22:17

  本文关键词:以能力本位的台湾社会学习领域课程设计的研究与借鉴,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世纪之交,面对世界性的课程改革趋势,我国台湾社会各界也开始关注本地区的教育改革。在经过多年的研究与规划后,台湾“教育部”于1998年颁布了具有课程改革纲领性质的“国民教育九年一贯课程总纲”。这次改革强调以发展学生的能力为中心,放弃学科本位的课程设计模式,并依据各学科知识内容的相关性,将其统整成语文、健康与体育、社会、艺术与人文、数学、自然与科技及综合活动七个学习领域。其中社会学习领域由以往的“地理”、“历史”及“公民与道德”三科合并统整而成,主要向学生进行公民教育。这种先进的教育理念不仅面向未来,更着眼于现在,凸显了以学生为本,培养“带着走的能力”的特点。 在内地,由于基础教育长期以来重理轻文,重分科课程、轻综合课程,致使关于综合社会科课程的研究一直受到冷落。理论滞后使得社会科课程改革失去重心。2001年,国家颁布实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社会科课程的研究开始逐步兴起。当前,由于课程实践的现实对理论研究提出了强烈的诉求,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以公民教育为教育主旨的社会科课程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以使社会科课程在当下这样一个社会转型期能不负众望地担负起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生活的各种公民能力的重任。 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在介绍、分析相关概念的基础上,阐述台湾社会学习领域课程改革的缘起与改革概况,以把握台湾社会科课程架构的演进以及课程统整设计的意义;第二部分对能力本位理念下的社会学习领域课程设计进行具体分析,总结其课程设计的主要特色;第三部分在分析台湾社会学习领域课程设计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对内地社会科课程架构的现状考察,深入分析其社会科课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切入点,进一步提出台湾社会学习领域课程设计所带给我们的借鉴与启示。 当前,内地的素质教育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新课程改革正在扎实稳健地推进,本研究正是在此种背景之下,通过对我国台湾地区社会学习领域课程设计的分析与对比,希望对内地正在进行的教育领域的相关改革有所裨益。
【关键词】:台湾课程改革 社会学习领域 课程设计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G423
【目录】:
  • 中文摘要6-7
  • ABSTRACT7-9
  • 绪论9-17
  • 一、问题的缘起9-11
  • 二、概念界定11-14
  • (一) 能力与能力本位11-12
  • (二) 社会科课程12-14
  • (三) 台湾九年一贯课程改革与社会学习领域14
  • 三、研究综述14-17
  •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17
  • 第一章 以能本位的台湾九年一贯社会学习领域课程改革概况17-23
  • 一、台湾九年一贯课程改革概况17-20
  • (一) 台湾九年一贯课程改革的缘起17-19
  • (二) 课程改革的整体概况19-20
  • 二、社会学习领域课程改革概况及意义20-23
  • (一) 社会学习领域课程改革概况20-22
  • (二) 社会学习领域课程改革的意义22-23
  • 第二章 以能力本位的台湾九年一贯社会学习领域课程设计分析23-45
  • 一、以能力本位的台湾九年一贯社会学习领域之课程目标23-26
  • (一) 课程目标的范畴分析23-25
  • (二) 课程目标之统一性25-26
  • 二、以能力本位的台湾九年一贯社会学习领域之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26-37
  • (一) 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的理由26-27
  • (二) 课程内容的选择27-33
  • (三) 课程内容的组织33-37
  • 三、以能本位的台湾九年一贯社会学习领域之学业评价37-42
  • (一) 评价的新取向——多元评价37-40
  • (二) 评价的特点40-42
  • 四、以能力本位的台湾九年一贯社会学习领域课程设计的特点42-45
  • (一) 强调“统整”与协助学生社会化的基本理念42-43
  • (二) 以学生为本位,培育公民能力的目标43-44
  • (三) 超越各领域的主题轴中心课程44
  • (四) 重视多元文化和欣赏个性差异的多元评价44-45
  • 第三章 对内地社会科课程设计的启示45-53
  • 一、内地社会科课程架构的现状考察45-50
  • (一) “品德与生活”课程设计特点45-46
  • (二) “品德与社会”课程设计特点46
  • (三) “历史与社会”课程设计特点46-47
  • (四) 小结47-50
  • 二、对内地社会科课程设计的启示50-53
  • (一) 正确理解公民教育的含义,,切实加强公民教育,注重发展学生的能力,真正协助学生社会化50-52
  • (二) 注意加强课程内容与结构的一贯性与综合性52
  • (三) 建立重视多元文化和欣赏个性差异的多元评价系统52-53
  • 结语53-54
  • 注释54-57
  • 参考文献57-61
  • 致谢61-62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62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火把;金莉;;应用能力本位教育理念构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设置[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年16期

2 郑云娟;;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英语课程体系构建[J];职教通讯;2012年3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余丹;生活世界视野下的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2 汪岩;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目标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3 张蓉;独立学院商务英语能力本位课程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4 李火把;应用能力本位教育理论构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D];蚌埠医学院;2012年

5 薄晓丽;德国职业教育学习领域课程中国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以能力本位的台湾社会学习领域课程设计的研究与借鉴,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55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2755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5ac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