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清末民初学校国防教育转型初探

发布时间:2017-03-30 02:06

  本文关键词:清末民初学校国防教育转型初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清朝末期,中国传统的国防教育已经无法实现自我更新,自我完善的功能,最终被近代国防教育所取代。首先是以曾国藩、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为加强国防建设开始购买西方的武器装备,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引入西方的军事训练手段,开办军事学堂。军事学堂作近代学校国防教育的萌芽在洋务运动时期出现了。 中国近代最早的非军事学校引入兵操训练的是十九世纪末期的教会学校。虽然教会学校引入兵操目的并不是为了加强中国的国防实力,只是照搬西方的课程体系。但在客观上带动了其他学校、学堂引入兵操,开展国防教育。 1902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国家开始推行学校国防教育。标志着近代学校国防教育体系初步确立。学校国防教育开始迅速发展。在经历了清王朝覆灭民国建立之后,学校国防教育并未因国体的变化而取消。民国政府继续推行军国民教育,直到1919年因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失败,受国际和国内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下才被迫取消学校的兵操。 中国近代学校国防教育的实践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增强了人民的爱国精神,二是为国防培养了大批人才;三是改变了社会风气,使人们乐于参与体育运动,爱军习武。近代国防教育的实践为现代国防教育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也为现代国防教育提供了历史借鉴。
【关键词】:近代 学校国防教育 转型
【学位授予单位】:厦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G529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引言9-15
  • 1 研究目的与意义10-11
  • 2 研究范围与对象11-12
  • 3 文献综述12-13
  • 4 本课题思路13-15
  • 第一章 从洋务运动到新军编练——中国近代学校国防教育的奠基15-27
  • 第一节 鸦片战争和传统国防教育转型的契机15-20
  • 第二节 新式军事学堂和近代学校国防教育的初步确立20-23
  • 第三节 新军编练和西方的近代化军事训练制度在中国的推广23-27
  • 第二章 军国民主义——中国近代学校国防教育的高潮和衰落27-42
  • 第一节 国家民族观念和军国民主义的兴起27-31
  • 第二节 新学制与学校国防教育31-39
  • 第三节“公理胜利”与军国民主义国防教育的衰落39-42
  • 第三章 中国近代国防教育的影响42-48
  • 第一节 增强人民爱国精神42-44
  • 第二节 为国防培养人才44-46
  • 第三节 促进社会风气转变46-48
  • 第四章 结语:关于中国近代学校国防教育转型的反思48-52
  • 参考文献52-55
  • 致谢5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建华;晚清军事改革与日、德、俄三国的控制[J];苏州大学学报;1992年01期


  本文关键词:清末民初学校国防教育转型初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59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2759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4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