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小学高年级学生个人成长主动性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9 00:38
【摘要】:个人成长主动性是指个体积极主动地去做出有目的的变化来实现个体自身成长的内部心理倾向。个人成长问题贯穿人的一生,特别是对于自我意识正快速发展的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个人成长主动性水平低会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本研究采用青少年个人成长主动性量表(APGIS)、多维多归因因果量表(MMCS)、特拉华州校园氛围量表(DSCS)中文版及父母教养方式问卷(s-EMBU),抽取435名小学高年级学生为被试,探究小学高年级学生个人成长主动性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并进一步讨论归因风格在家庭教养、学校气氛和个人成长主动性之间的中介作用,最后进行归因训练以提高学生的个人成长主动性。研究结果发现:(1)小学高年级学生个人成长主动性的状况良好,女生个人成长主动性水平显著高于男生;农村户籍学生在成长外因上显著低于城镇学生;获得荣誉证书和担任班干部的学生个人成长主动性水平显著高于没获得荣誉证书和非班干部的学生。(2)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家庭教养模式以父母情感温暖居多、感知到的学校气氛良好、归因风格情总体上趋向于内控型归因。(3)小学高年级学生归因风格、家庭教养方式及学校气氛与个人成长主动性均呈显著相关,其中家庭教养方式、学校气氛与个人成长主动性呈显著正相关,归因风格与个人成长主动性呈显著负相关。(4)父母情感温暖、父母拒绝和学校气氛均显著正向预测个人成长主动性,父母情感温暖和学校气氛可显著正向预测努力归因;学校气氛可显著负向预测情境、运气归因;而父母拒绝的教养方式可显著正向预测情境归因,且努力归因在父母情感温暖和学校气氛与小学生个人成长主动性关系间的中介作用显著。(5)通过归因训练,改善了学生归因风格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个人成长主动性水平,但效果有限。最后,对本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和对未来研究的展望做进一步说明。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B844.2
【图文】:

流程图,流程,个人成长,舒适区


划独木舟和攀岩,活动旨在通过野外活动使人们了解自己及其感知的极限,其中包括:了解变化的过程;阐明生活中的价值和目标;对未来的展望;探索压力和冒险问题,制定目标和制定行动计划。结果表明,干预促进了PGI水平,并在干预 90 天后重新测试,基本保持稳定。Theone&Robitschek(2013)设计了为期一周的针对大学生PGI的干预活动——主动成长训练(intentional growth training ,IGT),学生首先按计划做事,迫使其走出舒适区,其次,学生要认真实践各自的新计划。学生要改变应对方式从而克服由于走出舒适区而产生的焦虑,这一改变的过程对提高PGI非常有效。IGT具体内容(见图 1)包括:认清自身蜕变的过程;认识到目前的生活背景和情感状态;了解压力问题并承担风险;为将来树立理想目标以及设定行动措施。IGT的研究结果与其他积极心理干预的研究相似。Thoen&Robitschek(2013)强调,心理健康教育和个人成长活动发展条件的结合对于促进个人成长主动性相关技能最为有效。

中介,研究思路,相关文献,针对性


图 2-1 本研究中介假设模型 研究总体设计本文研究小学高年级学生PGI问题,以了解小学高年级学生PGI现状和特础,进一步剖析小学高年级学生PGI的影响因素,并基于此有针对性地提方案。在这一研究思路的指导下,文章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论文介绍了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及进行相关文献综述等。其次,问

模型图,模型,潜在变量,拟合指标


18图 3-1 验证因子模型该模型在于检验观察变量和潜在变量之间的因素构念关系,即检验这五个维度是否能够得到数据的支持,因此对模型进行运算,得到拟合指标如表 3-1 所示,总体结果良好,问卷具有较为理想的结构效度。表3-1 模型拟合指标χ2/df GFI AGFI TLI IFI CFI SRMR RMSEA修正前1.705 0.886 0.859 0.896 0.910 0.908 0.049 0.052参考值 < 3 0.90 0.90 0.90 0.90 0.90 <0.08 <0.0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朱蕾;卓美红;;积极归因与大学生感戴:领悟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J];中国特殊教育;2015年11期

2 孙灯勇;王倩;王梅;满丛英;;个人成长主动性的概念、测量及影响[J];心理科学进展;2014年09期

3 杨雪;王艳辉;李董平;赵力燕;鲍振宙;周宗奎;;校园氛围与青少年的自杀意念/企图:自尊的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3年05期

4 邝磊;郑雯雯;林崇德;杨萌;刘力;;大学生的经济信心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关系——归因和主动性人格的调节作用[J];心理学报;2011年09期

5 袁莉敏;张日f;;大学生归因方式、气质性乐观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年02期

6 葛明贵;余益兵;;学校气氛问卷(初中生版)的研究报告[J];心理科学;2006年02期

7 李占江,邱炳武,王极盛;青少年归因风格及其与心理健康水平关系的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年01期

8 李旭,钱铭怡;青少年归因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0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徐丽莉;高职生家庭教养方式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归因风格的中介作用[D];湖南师范大学;2018年

2 张利民;归因风格与硕士研究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8年

3 余珊珊;三~五年级小学生家庭教养方式、观点采择能力对同伴冲突解决策略的影响[D];闽南师范大学;2017年

4 王卓贤;基于解释风格的正念认知训练对大学生抑郁情绪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17年

5 李品;企业员工个人成长主动性:一般特点与影响因素[D];南京师范大学;2016年

6 杨彬欣;特拉华州校园氛围量表在中国六年级学生中的信效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7 邓卫国;学校组织管理气氛与教师工作绩效的相关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7616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27616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36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