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MOOCs)引入高校武术教学的理论探索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852-4;G434
【图文】:
图 1 《特色武术:太极修炼与身心拓展》课程介绍页面下图所示是本课程的进一步介绍,主要有课程详情、课程评价以及右侧的授课老师。本课程主要从课程概述、授课目标、课程大纲、预备知识、证书要求、参考资料六个方面对本课程做了进一步介绍。学习者可通过浏览这些内容,了解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考核评价方式以及参考书目,有利于学习者进行进一步的学习。课程评价是选修本门课程的学习者对本课程的评价,学习者可通过浏览评价内容,了解选修过本课程的学习者对本课程的看法。最右侧是本课程的授课老师,学习者可通过该区域了解授课老师的基本情况。
图 1 《特色武术:太极修炼与身心拓展》课程介绍页面下图所示是本课程的进一步介绍,主要有课程详情、课程评价以及右侧的授课老师。本课程主要从课程概述、授课目标、课程大纲、预备知识、证书要求、参考资料六个方面对本课程做了进一步介绍。学习者可通过浏览这些内容,了解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考核评价方式以及参考书目,有利于学习者进行进一步的学习。课程评价是选修本门课程的学习者对本课程的评价,学习者可通过浏览评价内容,了解选修过本课程的学习者对本课程的看法。最右侧是本课程的授课老师,学习者可通过该区域了解授课老师的基本情况。
图 3 《特色武术:太极修炼与身心拓展》功能区页面讨论区是连接学习者和授课老师之间联系的桥梁,下图所示为本课程的讨论区。讨论区大致分为三个模块,本课程的讨论区首先为我们介绍了讨论区的使用规则,学习者需要在了解使用规则之后才能发帖。第二个模块为子版块,主要分为老师答疑区、课堂交流区、综合讨论区三个讨论区,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的区域进行发帖或者查看别人的帖子;第三个模块为全部主题区域,在这个区域学习者可以看到所有学习者和授课老师、助教发的帖子。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文波;;武术传统的继承与发展[J];武术研究;2019年02期
2 桑圣泉;;小学武术课间操的理论建构及创编策略[J];名师在线;2017年08期
3 杨明;徐光明;蒋云;;将武术攻防内容引入《防卫与控制》教学的探讨[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4 马剑;邱丕相;;人文视野中的武术攻防[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5 陆根秀;高中女生体育课中增加武术攻防练习的探索[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89年02期
6 郭彩云;;论武术之打与练[J];武术研究;2019年06期
7 张涛;;基于“群众视角”下的武术公众形象分析武术发展的路径选择[J];浙江体育科学;2018年02期
8 陈明娟;;大胆创新:武术攻防实战引入课堂教学[J];中国学校体育;2013年01期
9 吕小黎;;浅论武术现代化转型及其价值延伸[J];商业故事;2018年01期
10 马青海,刘保明,王瑞生;武术攻防运动中的辩证法[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8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丰美华;;从套路与技击的关系论武术的发展[A];《西部体育研究》2013年第2期(总第130期)[C];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张开禧;慕课(MOOCs)引入高校武术教学的理论探索[D];吉林体育学院;2019年
2 王燕;小学“兴趣化”改革下的武术校本课程实施效果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8年
3 龚成培;中学武术攻防技术教学的实验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年
4 陈炳炉;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小学体育课程中武术教材演变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8年
5 万望;中学体育教材中武术教学内容分析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8年
6 薄华龙;南京市主城区初中武术教学现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7年
7 熊姗姗;民国时期武术书籍文献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5年
8 刘奕姜;由术至道·武术与书法的相通性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8030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2803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