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视角下的赫尔巴特教学论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28 06:47
本研究从赫尔巴特的审美思想出发来探究他的教学论,亦即有关“教育性教学”的理论,以期有所洞察与启示。这里的“审美”既指教学所要培养的“审美判断”的能力,也指作为教学途径的“审美地展示世界”。赫尔巴特关于美学问题的思想贯穿了他的所有作品。审美思想不仅是他的美学、伦理学、心理学和教育学得以相互关联的枢纽,也是他整个理论体系的核心,因而也应当成为我们理解其教学论思想的前提和基础。唯有基于赫尔巴特的审美思想,以往诸多研究赫氏教学论的视角才能得到统整,赫氏教学论的内涵与意义也才得以彰显。本研究围绕三个核心问题展开:其一,从审美视角出发研究赫尔巴特的教学论何以必要,又何以可能?其二,如何理解赫尔巴特的审美思想及其与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联系?其三,基于赫尔巴特的审美思想,他的教学论包含怎样的目标、内容与方法?第一章针对第一个研究问题而展开,一方面通过借鉴二战以后德国“重新发现”赫尔巴特的经验,阐明通过审美视角来研究赫氏教学论在理论上和逻辑上的必然性,另一方面则通过解构和反思我国关于赫氏教学论的已有研究,确立审美视角对于推进我国赫尔巴特教学论研究的必要性。第二、第三章针对第二个研究问题展开。第二章是对赫尔巴特审美思想和他以此为基础来建设教学论的理论来源进行考察。这项工作之所以重要且必要,是因为:赫尔巴特本人虽然有着丰富的美学思想,但他在美学作品中的论述并不详尽;赫尔巴特虽然提出了一种具有审美性质的教学论纲领和框架,但并未进行详细的阐述,也没有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案例。第三章是对赫尔巴特的“普通美学”及其与教育和教学的关联所做的考察。从中可以看到,一方面,赫尔巴特用“审美判断”贯穿了他的整个普通教育学,审美判断力既是教学所要培养的目标,也是使管理、教学和训育这三种教育行动形式得以相互联结的枢纽,还是教师的教育机智的本质;另一方面,赫尔巴特也从教育学立场出发,对普通美学中的审美思想进行了拓展,为普通美学加入了一个教育实践的维度。第四章针对第三个研究问题展开,确切地说是围绕着蕴含在“审美地展示世界”这一概念内的精神主旨而展开,因为它是赫尔巴特从审美思想出发来探讨教学问题时所提出的教学活动的代名词。教师所要展示的“世界”,既包括对大自然所做的科学的-审美的展示,也包括对人类社会和历史所做的实践的-审美的展示。借助于教师的审美展示,学生拓展了从日常生活的经验和交际中萌芽的对科学的鉴赏力、对美的鉴赏力、对社会和历史的鉴赏力以及对宗教精神的鉴赏力。这些鉴赏力要能和谐相融,学生才能做出完善的鉴赏判断,也才具备审美判断力。在本研究中,赫尔巴特所说的鉴赏力亦即对对象形成完全的表象并对表象做出评判的能力(即审美判断力),而他所谓的“审美地展示世界”,亦即教育者借助于“直观ABC”将实物(实物的要素或实物本身)或作品(作为社会历史的载体,包括文献、报告、诗歌、绘画等)依照学习者能够接受且能从中开启教化过程的方式呈现给他们,引导并推动学习者自己在学习对象上开展学习。基于审美的视角,赫氏教学论中最获肯定的兴趣论的意义也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教学所培养的已不仅仅是精神生活的来源(即兴趣),而是精神生活本身(即鉴赏)。经研究后发现:第一,赫尔巴特所主张的教学,不仅是教学过程与育人过程相统一的教育性的教学,还是学生的自我教化过程,而教学的教育性和教化性之所以能够相互联结,其关键在于审美(亦即形成于审美判断过程中的“审美的必然性”)。第二,要落实教育性的、教化性的和审美的教学,教师需要借助于“审美地展示世界”的方法,其中的关键在于:避免使各种不同的鉴赏判断或审美判断被简化,同时也要避免它们相互间产生冲突。第三,通常而言,赫尔巴特通过教学所要拓展的是均衡而和谐的多方面的兴趣,但在审美视角下,教学针对每一种兴趣所做的拓展其实是在对学习者的鉴赏力进行均衡而完善的磨砺和锻炼,从而使其逐渐具备审美判断的能力并能形成“明智”,这是学习者形成其道德判断力、发展其“思想范围”并逐渐向“德行”靠拢的必经之路上的关键性环节。由此,如何通过教学来拓展兴趣的问题也就转变成了“如何一般地审美地展示世界”的问题。只有完成了这一转变,赫尔巴特教学论的全貌——教育性的、教化性的和审美的教学论——才能得到充分展现。
【学位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G4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问题与框架
三、核心概念与题论
第一章 重新认识赫尔巴特教学论
一、异域经验:战后德国对赫尔巴特的“重新发现”
(一)序幕:“不朽的赫尔巴特”
(二)清障:赫尔巴特学派≠赫尔巴特
(三)建构:“普通教育学的系统理论家”
(四)焦点:“审美地展示世界是教育的主要任务”
二、我国实景:赫尔巴特教学论研究的百年回顾
(一)赫氏教学论的一般形象:形式阶段、传统三中心
(二)伦理学视角下,赫氏教学论重德育轻教学
(三)心理学视角下,赫氏教学论偏于形式与技术
(四)唯物论视角下,赫氏教学论是“唯心的”
三、审美视角下再探究的必要性与必然性
(一)基于赫氏审美思想探究其教学论的必要性
(二)基于赫氏审美思想探究其教学论的必然性
第二章 赫尔巴特审美思想与教学思想的来源
一、康德《判断力批判》对赫氏“审美判断”学说的影响
(一)判断力是连接思维与行动的“通道”
(二)“自律”是审美判断力的本质属性
(三)对“美”的鉴赏
(四)对“崇高”的评判
(五)关于鉴赏力培养的教育启示
二、“审美地展示世界”的直观教学法基础
(一)教学的原则:教学过程与自然过程相一致
(二)教学的过程:从“感觉印象”发展出“明晰的概念”
(三)教学的要素与直观ABC
(四)德育、宗教教育与智育“同出一源”
(五)赫尔巴特对裴斯泰洛齐直观学说的发展
三、席勒《美育书简》对赫尔巴特的可能影响
(一)美具有完善人性的作用
(二)美的艺术的社会-文化功能
(三)美育的基本原理:“受动性”与“主动性”的辩证
(四)《美育书简》与《审美展示》:一种存在争议的影响关系..
第三章 赫尔巴特的审美思想及其与教育学的关联
一、何谓“普通美学”
(一)“美学”概念辨析
(二)普通美学是有关审美判断的学说
(三)普通美学是判断美丑或善恶的学说
(四)普通美学的形式特征
(五)普通美学在具体领域中的运用
二、普通美学的“特殊部分”:实践哲学
(一)“实践哲学是美学最重要的部分”
(二)道德判断是针对意志关系的审美判断
(三)实现道德的两个条件:明智(审美判断)与[服从明智的]意志
三、普通美学在教育与教学中的运用
(一)审美判断使“思想范围”成为一个整体
(二)审美判断是联结管理、教学与训育的线索
(三)教师的教学机智即是审美判断力
(四)基于教育学立场对“普通美学”所做的拓展
(五)审美判断及其教学任务的心理学说明
第四章 基于审美思想的教学理论:“审美地展示世界”
一、对“世界”的审美理解
(一)对自然与社会-历史的审美理解
(二)生活世界与教学的关系
二、基于对世界的审美理解的学习-教学观与知识观
(一)基于对世界的审美理解的学习-教学观
(二)基于对世界的审美理解的知识观
三、教学目标:培养未成年人的审美判断力
(一)赫尔巴特确立教学目标的总线索:表象-审美判断-道德判断
(二)教学通过多方面地拓展兴趣来推进审美判断力的形成
四、教学实施:如何一般地进行对世界的审美展示
(一)单纯的展示与经验、交际的拓展
(二)对自然的科学的-审美的展示与鉴赏力的拓展
(三)对社会与历史的实践的-审美的展示与鉴赏力的拓展
结束语
参考文献
一、赫尔巴特原著
二、中文部分
三、外文部分
后记
博士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本文编号:2828466
【学位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G4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问题与框架
三、核心概念与题论
第一章 重新认识赫尔巴特教学论
一、异域经验:战后德国对赫尔巴特的“重新发现”
(一)序幕:“不朽的赫尔巴特”
(二)清障:赫尔巴特学派≠赫尔巴特
(三)建构:“普通教育学的系统理论家”
(四)焦点:“审美地展示世界是教育的主要任务”
二、我国实景:赫尔巴特教学论研究的百年回顾
(一)赫氏教学论的一般形象:形式阶段、传统三中心
(二)伦理学视角下,赫氏教学论重德育轻教学
(三)心理学视角下,赫氏教学论偏于形式与技术
(四)唯物论视角下,赫氏教学论是“唯心的”
三、审美视角下再探究的必要性与必然性
(一)基于赫氏审美思想探究其教学论的必要性
(二)基于赫氏审美思想探究其教学论的必然性
第二章 赫尔巴特审美思想与教学思想的来源
一、康德《判断力批判》对赫氏“审美判断”学说的影响
(一)判断力是连接思维与行动的“通道”
(二)“自律”是审美判断力的本质属性
(三)对“美”的鉴赏
(四)对“崇高”的评判
(五)关于鉴赏力培养的教育启示
二、“审美地展示世界”的直观教学法基础
(一)教学的原则:教学过程与自然过程相一致
(二)教学的过程:从“感觉印象”发展出“明晰的概念”
(三)教学的要素与直观ABC
(四)德育、宗教教育与智育“同出一源”
(五)赫尔巴特对裴斯泰洛齐直观学说的发展
三、席勒《美育书简》对赫尔巴特的可能影响
(一)美具有完善人性的作用
(二)美的艺术的社会-文化功能
(三)美育的基本原理:“受动性”与“主动性”的辩证
(四)《美育书简》与《审美展示》:一种存在争议的影响关系..
第三章 赫尔巴特的审美思想及其与教育学的关联
一、何谓“普通美学”
(一)“美学”概念辨析
(二)普通美学是有关审美判断的学说
(三)普通美学是判断美丑或善恶的学说
(四)普通美学的形式特征
(五)普通美学在具体领域中的运用
二、普通美学的“特殊部分”:实践哲学
(一)“实践哲学是美学最重要的部分”
(二)道德判断是针对意志关系的审美判断
(三)实现道德的两个条件:明智(审美判断)与[服从明智的]意志
三、普通美学在教育与教学中的运用
(一)审美判断使“思想范围”成为一个整体
(二)审美判断是联结管理、教学与训育的线索
(三)教师的教学机智即是审美判断力
(四)基于教育学立场对“普通美学”所做的拓展
(五)审美判断及其教学任务的心理学说明
第四章 基于审美思想的教学理论:“审美地展示世界”
一、对“世界”的审美理解
(一)对自然与社会-历史的审美理解
(二)生活世界与教学的关系
二、基于对世界的审美理解的学习-教学观与知识观
(一)基于对世界的审美理解的学习-教学观
(二)基于对世界的审美理解的知识观
三、教学目标:培养未成年人的审美判断力
(一)赫尔巴特确立教学目标的总线索:表象-审美判断-道德判断
(二)教学通过多方面地拓展兴趣来推进审美判断力的形成
四、教学实施:如何一般地进行对世界的审美展示
(一)单纯的展示与经验、交际的拓展
(二)对自然的科学的-审美的展示与鉴赏力的拓展
(三)对社会与历史的实践的-审美的展示与鉴赏力的拓展
结束语
参考文献
一、赫尔巴特原著
二、中文部分
三、外文部分
后记
博士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底特利希·本纳;彭正梅;;论现代教育学的若干成就[J];基础教育;2013年04期
2 彭正梅;;论学与兴:被制度化学校教育遗忘的儒家传统[J];江淮论坛;2013年02期
3 肖朗;肖菊梅;;清末民初教学论的知识结构、特征及其影响———以教材文本分析为中心[J];社会科学战线;2013年01期
4 底特利希·本纳;彭正梅;;超越知识取向的投入控制和能力取向的产出控制:论经验、学习和教学之间的关系[J];教育学报;2009年01期
5 周采;;赫尔巴特教育性教学思想新探[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年06期
6 周采;;赫尔巴特的教育学与伦理学[J];教育学报;2006年05期
7 张斌贤;陈露茜;;赫尔巴特在美国[J];教育学报;2006年05期
8 周谷平;叶志坚;;赫尔巴特教育学在中国:一个跨越世纪的回望[J];教育学报;2006年05期
9 邓晓芒;审美判断力在康德哲学中的地位[J];文艺研究;2005年05期
10 肖朗,叶志坚;王国维与赫尔巴特教育学说的导入[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4期
本文编号:28284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2828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