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学习还是干扰学习——弹幕对学习影响的元分析
发布时间:2020-12-22 13:55
弹幕(Danmaku)作为在线视频课程中的一种新型交互方式,能够让学习者与视频内容实时互动,因而受到广大学习者和研究者的关注。为了探讨弹幕是否能够真正促进学习发生,文章采用元分析的研究方法,对生成的25个效应量(被试2578人次)进行分析,考察弹幕对学习过程及学习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弹幕对学习者学习的总效应量显著,弹幕对学习过程的影响不显著,弹幕对学习结果的影响显著;(2)弹幕嵌入的视频时长对学习过程及学习结果没有预测作用;(3)视频课程的知识类型、弹幕类型及有无字幕对弹幕影响学习过程及学习结果不起调节作用。
【文章来源】:电化教育研究. 2019年06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
P?,如图2所示。可以看到回归方程模型结果不显著(SE=0.009,Tau-squared=0.20,95%CI=[-0.015,0.023],p>0.05),视频时长不能预测弹幕对学习过程及学习结果的影响。也就是说,随着视频时间的增长,弹幕对学习过程及学习结果影响不显著。图2视频时长与弹幕学习过程及学习结果元回归方程模型结果截图(五)发表偏差检验本研究通过三种方法检验是否存在发表偏差。首先,采用漏斗图进行检验,相关弹幕的研究文献较均匀地分布在总效应量的左右两侧,可以看出本研究可能不存在发表偏差,如图3所示。其次,采用失安全系数(Rosenthal'sNfs)进行检验。本研究失安全系数大于5K+10(K指纳入元分析的效应量个数),则表明不存在发表偏差[28]。最后,通过剪补法对效应量左右两边的文献进行剪补,剪补之后,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得到的总效应仍然都显著,具体发表偏差检验参数如下所述:学习结果的Rosenthal'sN值是231,Egger'sIntercept值是0.27,SE值是1.38,LL、UL表示Egger'sIntercept的95%置信区间的下限与上限,其值分别是-2.59和3.12,p值是0.8。综上所述,通过三种方法验证本研究不存在不可忽视的发表偏差,元分析的结论是有效的。图3弹幕与学习过程及学习结果的漏斗图五、研究结论与讨论总体来说,在视频课程中弹幕对学习者的学习影响显著。具体分析及讨论如下:(一)弹幕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的影响不显著弹幕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的影响不显著,检验假设1不成立。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第一,一部分弹幕是社交型弹幕或新颖型弹幕,可能对学习者的认知加工过程影响不大。第二,视频学习过程中,学习内容过于简单,
类型D89450.254[-0.248,0.756]O53040.060[-0.350,0.471]1.38120.501P1214940.329***[0.143,0.516]弹幕类型K56660.242*[0.045,0.440]0.03410.855M2020770.271*[0.029,0.514]标准化均值差标准误(SE)0.00.20.40.60.8-3-2-10123视频时长标准化均值差3.002.622.241.861.481.100.720.34-0.04-0.42-0.80-0.953.197.3311.4715.6119.7523.8928.0332.1736.3140.45将视频课程时长与学习者学习(学习过程及学习结果)效应量建立回归方程模型,如图2所示。可以看到回归方程模型结果不显著(SE=0.009,Tau-squared=0.20,95%CI=[-0.015,0.023],p>0.05),视频时长不能预测弹幕对学习过程及学习结果的影响。也就是说,随着视频时间的增长,弹幕对学习过程及学习结果影响不显著。图2视频时长与弹幕学习过程及学习结果元回归方程模型结果截图(五)发表偏差检验本研究通过三种方法检验是否存在发表偏差。首先,采用漏斗图进行检验,相关弹幕的研究文献较均匀地分布在总效应量的左右两侧,可以看出本研究可能不存在发表偏差,如图3所示。其次,采用失安全系数(Rosenthal'sNfs)进行检验。本研究失安全系数大于5K+10(K指纳入元分析的效应量个数),则表明不存在发表偏差[28]。最后,通过剪补法对效应量左右两边的文献进行剪补,剪补之后,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得到的总效应仍然都显著,具体发表偏差检验参数如下所述:学习结果的Rosenthal'sN值是231,Egger'sIntercept值是0.27,SE值是1.38,LL、UL表示Egger'sIntercept的95%置信区间的下限与上限,其值分别是-2.59和3.12,p值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电子书包的学习作用发生了吗?——基于国内外39篇论文的元分析[J]. 顾小清,胡梦华. 电化教育研究. 2018(05)
[2]弹幕视频中的学习交互分析[J]. 张婧婧,杨业宏,安欣. 中国远程教育. 2017(11)
[3]视觉单通道还是视听双通道?——通道效应的元分析[J]. 王福兴,谢和平,李卉. 心理科学进展. 2016(03)
[4]从浅层建构走向深层建构——知识建构理论的发展及其在中国的应用分析[J]. 张义兵,陈伯栋,Marlene Scardamalia,Carl Bereier. 电化教育研究. 2012(09)
硕士论文
[1]在线教学视频中弹幕对不同类型知识学习的影响[D]. 易田.华中师范大学 2018
[2]在线教学视频中弹幕对学习者的影响[D]. 钱爱平.华中师范大学 2017
[3]互动视角下弹幕视频研究[D]. 张艺凝.南京师范大学 2015
本文编号:2931877
【文章来源】:电化教育研究. 2019年06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
P?,如图2所示。可以看到回归方程模型结果不显著(SE=0.009,Tau-squared=0.20,95%CI=[-0.015,0.023],p>0.05),视频时长不能预测弹幕对学习过程及学习结果的影响。也就是说,随着视频时间的增长,弹幕对学习过程及学习结果影响不显著。图2视频时长与弹幕学习过程及学习结果元回归方程模型结果截图(五)发表偏差检验本研究通过三种方法检验是否存在发表偏差。首先,采用漏斗图进行检验,相关弹幕的研究文献较均匀地分布在总效应量的左右两侧,可以看出本研究可能不存在发表偏差,如图3所示。其次,采用失安全系数(Rosenthal'sNfs)进行检验。本研究失安全系数大于5K+10(K指纳入元分析的效应量个数),则表明不存在发表偏差[28]。最后,通过剪补法对效应量左右两边的文献进行剪补,剪补之后,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得到的总效应仍然都显著,具体发表偏差检验参数如下所述:学习结果的Rosenthal'sN值是231,Egger'sIntercept值是0.27,SE值是1.38,LL、UL表示Egger'sIntercept的95%置信区间的下限与上限,其值分别是-2.59和3.12,p值是0.8。综上所述,通过三种方法验证本研究不存在不可忽视的发表偏差,元分析的结论是有效的。图3弹幕与学习过程及学习结果的漏斗图五、研究结论与讨论总体来说,在视频课程中弹幕对学习者的学习影响显著。具体分析及讨论如下:(一)弹幕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的影响不显著弹幕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的影响不显著,检验假设1不成立。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第一,一部分弹幕是社交型弹幕或新颖型弹幕,可能对学习者的认知加工过程影响不大。第二,视频学习过程中,学习内容过于简单,
类型D89450.254[-0.248,0.756]O53040.060[-0.350,0.471]1.38120.501P1214940.329***[0.143,0.516]弹幕类型K56660.242*[0.045,0.440]0.03410.855M2020770.271*[0.029,0.514]标准化均值差标准误(SE)0.00.20.40.60.8-3-2-10123视频时长标准化均值差3.002.622.241.861.481.100.720.34-0.04-0.42-0.80-0.953.197.3311.4715.6119.7523.8928.0332.1736.3140.45将视频课程时长与学习者学习(学习过程及学习结果)效应量建立回归方程模型,如图2所示。可以看到回归方程模型结果不显著(SE=0.009,Tau-squared=0.20,95%CI=[-0.015,0.023],p>0.05),视频时长不能预测弹幕对学习过程及学习结果的影响。也就是说,随着视频时间的增长,弹幕对学习过程及学习结果影响不显著。图2视频时长与弹幕学习过程及学习结果元回归方程模型结果截图(五)发表偏差检验本研究通过三种方法检验是否存在发表偏差。首先,采用漏斗图进行检验,相关弹幕的研究文献较均匀地分布在总效应量的左右两侧,可以看出本研究可能不存在发表偏差,如图3所示。其次,采用失安全系数(Rosenthal'sNfs)进行检验。本研究失安全系数大于5K+10(K指纳入元分析的效应量个数),则表明不存在发表偏差[28]。最后,通过剪补法对效应量左右两边的文献进行剪补,剪补之后,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得到的总效应仍然都显著,具体发表偏差检验参数如下所述:学习结果的Rosenthal'sN值是231,Egger'sIntercept值是0.27,SE值是1.38,LL、UL表示Egger'sIntercept的95%置信区间的下限与上限,其值分别是-2.59和3.12,p值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电子书包的学习作用发生了吗?——基于国内外39篇论文的元分析[J]. 顾小清,胡梦华. 电化教育研究. 2018(05)
[2]弹幕视频中的学习交互分析[J]. 张婧婧,杨业宏,安欣. 中国远程教育. 2017(11)
[3]视觉单通道还是视听双通道?——通道效应的元分析[J]. 王福兴,谢和平,李卉. 心理科学进展. 2016(03)
[4]从浅层建构走向深层建构——知识建构理论的发展及其在中国的应用分析[J]. 张义兵,陈伯栋,Marlene Scardamalia,Carl Bereier. 电化教育研究. 2012(09)
硕士论文
[1]在线教学视频中弹幕对不同类型知识学习的影响[D]. 易田.华中师范大学 2018
[2]在线教学视频中弹幕对学习者的影响[D]. 钱爱平.华中师范大学 2017
[3]互动视角下弹幕视频研究[D]. 张艺凝.南京师范大学 2015
本文编号:29318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2931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