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育的道德向度
发布时间:2021-01-17 19:04
作为一个规范性概念,"教育"必然包含道德的意图或目的;教育的内容必须能对学生的人格发展或社会进步施加有益的影响;教育的方式、方法必须具有道德上的可接受性。从根本上讲,教育是一项道德的事业。为了论证这一命题,首先,阐述了教师职业的内在价值及尊严,分析了现代教育的价值追求及其异化现象;其次,探讨了学科的育人价值、各种课程知识的比较价值,以及课程知识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最后,选取"理智的诚实与自由""尊重与关爱""平等与公平"三个范畴,阐述了教育过程与方法的道德属性。分析表明,"教育"概念本质上是一个道德的概念,教育实践本质上是一种道德实践。离开了道德的向度,教育将丧失目标与方向,并失去自身存在的意义。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48(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3 页
【文章目录】:
一、教师职业与教育目的的道德向度
1.教师职业的内在价值与尊严
2.现代教育的价值追求及其异化
二、课程与教材内容的道德向度
1.各门学科的育人价值
2.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3.谁的知识最有价值?
三、教育过程与方法的道德向度
1.理智的诚实与自由
2.尊重与关爱
3.平等与公平
本文编号:2983430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48(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3 页
【文章目录】:
一、教师职业与教育目的的道德向度
1.教师职业的内在价值与尊严
2.现代教育的价值追求及其异化
二、课程与教材内容的道德向度
1.各门学科的育人价值
2.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3.谁的知识最有价值?
三、教育过程与方法的道德向度
1.理智的诚实与自由
2.尊重与关爱
3.平等与公平
本文编号:29834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2983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