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建国以来党的教育方针演变述论

发布时间:2017-04-13 04:22

  本文关键词:建国以来党的教育方针演变述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教育方针是一个国家在一定的历史阶段,根据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要求,提出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它也是国家的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是教育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建国近60年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方针历经了一个逐步演变的历史过程。 纵观建国以来党在教育方针方面的演变过程,大体上可划分为五个时期:建国头七年为继续沿用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阶段。在这一教育方针的指引下,党和政府很有成效地接管了旧教育并开始了对旧教育的改造,为创建新中国教育奠定了基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时期为社会主义教育方针首次提出与初步实施阶段。这一时期的教育方针和据此制定的各项政策,保证了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健康、迅速发展;“文化大革命”十年,教育方针被严重扭曲阶段,对中国教育造成了恶劣影响;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新阶段为教育方针的调整和发展阶段,这一时期教育方针的日益完善,促进了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全民族的整体素质,为教育跨入21世纪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伟大的新世纪为教育方针的进一步完善时期,日益完善的教育方针为今后我国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考察近60年党的教育方针演变的历史,可以得到如下启示:必须始终坚持以正确的政治路线为指导;必须始终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以顺应社会与时代发展的需要;必须自觉遵守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以实现主观与客观、价值目标与事物发展逻辑的有机统一;必须处理好政治与业务、教育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等几对关系。
【关键词】:教育方针 历史演变 经验启示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G520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8
  • 引言8-10
  • 第一章 建国初期党的教育方针形成的历史起点10-15
  • 1.1 理论渊源10-13
  • 1.2 实践基础13-15
  • 第二章 建国以来党的教育方针演变的基本概述15-20
  • 2.1 建国以来党的教育方针的价值导向15-16
  • 2.2 建国以来党的教育方针演变的大体分期16-20
  • 第三章 建国以来党的教育方针演变的大体轮廓20-40
  • 3.1 建国头七年:实施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发展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20-22
  • 3.2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时期: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22-27
  • 3.3 “文化大革命”十年:改革旧的教育体制,改革旧的教育方针和方法。彻底改变资产阶级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学制要缩短,课程设置要精简。学生要以学为主,兼学别样。不但要学文化,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随时参加批判资产阶级的文化革命的斗争27-30
  • 3.4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新阶段:“两个必须”,“三个面向”和“四有”的教育方针30-34
  • 3.5 伟大的新世纪: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造就德智体美育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34-40
  • 第四章 建国以来党的教育方针演变的几点启示40-48
  • 4.1 必须始终坚持以正确的政治路线为指导40-41
  • 4.2 必须始终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以顺应社会与时代发展的需要41-43
  • 4.3 必须自觉遵守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以实现主观与客观、价值目标与事物发展逻辑的有机统一43-44
  • 4.4 必须处理好“红”与”“专”、教育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全面发展和因材施教几方面关系44-48
  • 结语48-49
  • 参考文献49-51
  • 附录51-52
  • 后记52-53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程远贝;;党的教育方针研究综述[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年02期


  本文关键词:建国以来党的教育方针演变述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28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3028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0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