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论基于学生成长需要的德育变革

发布时间:2021-04-13 19:16
  学校德育虽然历经多次变革,开始朝科学化、生活化的方向发展,却依然未能真正走进学生内心,存在无法满足个体成长需求的问题。成长德育突破了这种局限,它将个体成长视为动态的过程,尊重、满足、引导学生的成长需要,从而为解决学校德育中诸多问题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当然,为了从实践层面彻底清理这一问题,学校有必要重设德育目标、更新德育内容、调整德育方法。 

【文章来源】:当代教育科学. 2019,(06)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学生成长视角下的德育困境
    (一) 缺失学生成长主体的德育目标
    (二) 脱离学生成长需要的德育内容
    (三) 阻滞学生成长趋势的德育方法
二、成长德育的要义
    (一) 基点:尊重学生成长需要
    (二) 核心:满足学生成长需要
    (三) 目的:引导学生成长需要
三、成长德育关照下的德育变革
    (一) 重设德育目标
    (二) 更新德育内容
    (三) 调整德育方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德育与生活”关系之再思考——兼论“德育就是生活德育”[J]. 冯建军.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04)
[2]论大中小学德育内容的衔接——基于学生生命成长的立场[J]. 李家成.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1)
[3]道德教育的期待:人之自我超越[J]. 鲁洁.  高等教育研究. 2008(09)
[4]做成一个人——道德教育的根本指向[J]. 鲁洁.  教育研究. 2007(11)
[5]边缘化 外在化 知识化——道德教育的现代综合症[J]. 鲁洁.  教育研究. 2005(12)
[6]论新时期学校德育方法的变革[J]. 冯文全.  中国教育学刊. 2005(05)
[7]关于学校道德教育的思考[J]. 朱小蔓,其东.  中国教育学刊. 2004(10)
[8]生活德育简论[J]. 高德胜.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2(03)
[9]尊重学生需要 改进道德教育[J]. 范红霞,刘庆昌.  教育研究. 2002(06)



本文编号:31358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31358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e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