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初中男生个体攻击性与群体攻击性的差异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3 01:09

  本文关键词:初中男生个体攻击性与群体攻击性的差异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当前,我国青少年暴力问题日益严重,青少年团伙犯罪数量逐年增长,校园内个体和群体的欺侮行为屡见不鲜,这些现象已经引起整个社会的高度重视。 自上世纪以来,国内外学者针对攻击性展开了广泛的研究,但是针对群体与个体攻击性的差异研究相对较少。因此,对由群体造成的攻击行为和个体造成的攻击行为进行比较的实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通过辣酱实验法、AQ攻击性问卷(Aggression Questionnaire,简称AQ)和自行编制的责任感知量表,对118名初中男生的攻击性进行研究,实验比较了四种不同情境类型下的攻击行为,包括群体之间、个体之间、群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结果发现: 1、群体无论是作为攻击来源还是攻击目标都能起到增加攻击行为的情境影响。 2、群体条件下,个体的责任感知力低于个体条件下的个体感知力,但是感知力并不能调和群体条件下和个体条件下的辣酱分配。 3、在个体条件下,被试的身体攻击性与辣酱的分配没有显著关系,而敌意与辣酱的分配有很大关系,群体条件下被试在攻击性的四个维度上与辣酱分配没有太大关系。 4、个体之间与群体之间在攻击性方面有显著差异,群体之间相互作用时比个体之间相互作用时表现出更高的攻击性。 5、总起来看,与群体相互作用的个体比个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个体,表现出更高的攻击性。
【关键词】:初中男生 个体攻击性 群体攻击性 个体间攻击性 群体间攻击性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B844.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引言7
  • 1. 文献综述7-18
  • 1.1 攻击和群体的概念7-8
  • 1.1.1 国内学者对攻击的定义7
  • 1.1.2 国外学者对攻击的定义7-8
  • 1.1.3 群体的概念8
  • 1.2 攻击的理论8-12
  • 1.2.1 习性学理论8-9
  • 1.2.2 挫折—攻击假说9
  • 1.2.3 社会学习理论9-10
  • 1.2.3.1 获得机制9
  • 1.2.3.2 启动机制9-10
  • 1.2.3.3 保持机制10
  • 1.2.3.4 自我调节机制10
  • 1.2.4 认知理论10-11
  • 1.2.4.1 攻击的信息加工模型10-11
  • 1.2.4.2 归因模型11
  • 1.2.4.3 社会问题解决模型11
  • 1.2.5 自恋、自尊与攻击11-12
  • 1.2.5.1 传统观点11-12
  • 1.2.5.2 高自尊、自恋与攻击行为12
  • 1.3 青少年攻击行为的研究发展12-16
  • 1.3.1 青春期攻击行为的特点12-14
  • 1.3.2 国内外对中学生攻击性的研究现状14-16
  • 1.3.2.1 国内的研究14
  • 1.3.2.2 国外的研究14-16
  • 1.4 攻击行为的性别差异研究16
  • 1.5 攻击性的研究方法16-18
  • 2. 问题提出与研究假设18-19
  • 2.1 研究意义18
  • 2.1.1 理论意义18
  • 2.1.2 现实意义18
  • 2.2 研究目的18
  • 2.3 本研究拟考察的具体问题18
  • 2.4 研究假设18-19
  • 3. 个体攻击性与群体攻击性的差异研究19-22
  • 3.1 研究对象19
  • 3.2 实验材料19
  • 3.3 研究工具19-20
  • 3.3.1 辣酱偏好问卷19
  • 3.3.2 攻击性问卷19
  • 3.3.3 个人责任量表19-20
  • 3.4 程序20
  • 3.5 结果与分析20-22
  • 3.5.1 辣酱分配21
  • 3.5.2 责任感知21-22
  • 3.5.3 特质攻击行为22
  • 4. 讨论22-25
  • 4.1 来源影响22-23
  • 4.2 目标影响23
  • 4.3 责任的分担23-24
  • 4.4 身体攻击行为24
  • 4.5 研究的启示及存在问题24-25
  • 5. 结论25-26
  • 参考文献26-31
  • 附录31-33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33-34
  • 致谢34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翟云彦;高中生隐性自恋与攻击性的关系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2 周航;大学生攻击性结构因子与相关因子初探[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3 闫昌锐;农村中小学校园欺侮行为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4 李祖娴;青少年生活压力事件、人格特质和攻击行为的关系研究[D];广州大学;2010年

5 袁丹;艾滋村HIV/AIDS患者归因方式对其心理行为的影响—生存质量的中介作用[D];宁波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初中男生个体攻击性与群体攻击性的差异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15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3215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c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