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学校教育何去何从
发布时间:2021-09-05 19:36
人工智能在工业、农业、科技等领域的深度渗透不仅使人类存在迎来全新改变,还对传统教育体制、教师地位、教学方法和学习行为产生冲击。在非此即彼的二元论思想主导下,学校消亡论的声音时有出现。深入考察学校教育在社会大系统中的地位、作用和独特职能,方能引导我们从简单的独断论转向直面人工智能的学校适切性变革,探寻出学校教育的未来之路。未来学校向人工智能开放的智慧将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建构数据驱动的智能环境;培育服务导向的智慧教师;走向个体适应的深度学习。
【文章来源】:现代教育管理. 2019,(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智能学校环境构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工智能教师的未来角色[J]. 余胜泉. 开放教育研究. 2018(01)
[2]破除学校神话 走向学习化社会——《去学校化社会》译者导读[J]. 吴康宁. 教育学报. 2017(05)
[3]人工智能教育应用与研究中的新区、误区、盲区与禁区[J]. 张坤颖,张家年. 远程教育杂志. 2017(05)
[4]迈进学校3.0时代——未来学校进化的趋势及动力探析[J]. 张治,李永智. 开放教育研究. 2017(04)
[5]人工智能视域下机器学习的教育应用与创新探索[J]. 余明华,冯翔,祝智庭. 远程教育杂志. 2017(03)
[6]“人工智能+”时代的个性化学习理论重思与开解[J]. 牟智佳. 远程教育杂志. 2017(03)
[7]深度学习:智慧教育的核心支柱[J]. 祝智庭,彭红超. 中国教育学刊. 2017(05)
本文编号:3385957
【文章来源】:现代教育管理. 2019,(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智能学校环境构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工智能教师的未来角色[J]. 余胜泉. 开放教育研究. 2018(01)
[2]破除学校神话 走向学习化社会——《去学校化社会》译者导读[J]. 吴康宁. 教育学报. 2017(05)
[3]人工智能教育应用与研究中的新区、误区、盲区与禁区[J]. 张坤颖,张家年. 远程教育杂志. 2017(05)
[4]迈进学校3.0时代——未来学校进化的趋势及动力探析[J]. 张治,李永智. 开放教育研究. 2017(04)
[5]人工智能视域下机器学习的教育应用与创新探索[J]. 余明华,冯翔,祝智庭. 远程教育杂志. 2017(03)
[6]“人工智能+”时代的个性化学习理论重思与开解[J]. 牟智佳. 远程教育杂志. 2017(03)
[7]深度学习:智慧教育的核心支柱[J]. 祝智庭,彭红超. 中国教育学刊. 2017(05)
本文编号:33859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3385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