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领导理论视野下教研员准入标准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12 14:49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研组织和教研员作为课程改革的支撑力量的作用日益凸显,也对教研员的工作方式和专业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教研员的专业职能需要再定位,使用机制上(包括教研员的选拔、考核、轮替等)也应当有所创新。其中,最为紧迫的是教研员的准入问题,即什么样的人可以成为教研员。本文采用混合研究方法,一方面对现有教研机构选拔教研员的制度文本进行内容分析,另一方面对3534份调查问卷中的教研员学历结构、专业背景、来源、入职时的教龄以及专业素质进行统计,发现我国教研员的准入标准基本是基于政策要求、经验或者工作需求提出,缺乏统一的标准;而且现有的准入标准对新课改所需的素质指向不明确,对层级缺乏审慎考虑,导致现有教研员的能力不能完全匹配新课改的要求。对新课程改革以来教研员的工作变化分析可知,教研员不再仅仅是优秀教师,还需承担团队建设、课程开发等新兴职能。这些职能要求教研员不仅要具有专业性,还要有领导的能力,这与课程领导理论强调的共同体、愿景、分享、专业等是一脉相通的。因此本文从领导特质理论、革新的课程领导理论、道德领导理论以及分享式课程领导理论等出发,探究教研员作为“课程领导者”的准入标准...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2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教研员入职时的教龄分布
图 1-2 教研员最薄弱和最出色的素质对比图就教研员的自我评价而言,由于我国教研员大部分源自实践中的优秀教常具有较高的教学理解、实践、指导能力。由于实践经验非常丰富,因此在
课程领导者的内容框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研员角色——基于一位区县教研员的个案考察[J]. 胡惠闵,汪明帅. 全球教育展望. 2017(12)
[2]专业发展背景下的中小学教研员能力结构研究[J]. 毕景刚,韩颖.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14)
[3]一线教师需要什么样的教研员[J]. 张道明. 教育科学论坛. 2016(05)
[4]新时期我国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制度:作用、挑战及展望[J]. 梁威,李小红,卢立涛. 课程.教材.教法. 2016(02)
[5]浅议新时期教研员的素质[J]. 郑磊.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5(23)
[6]简论积极义务与消极义务——现代社会的行为道德评价[J]. 姜涌. 广东社会科学. 2015(03)
[7]多维视角下的教师教育与教师专业发展——第二届“上海课程圆桌论坛”纪要[J]. 陈国明,胡惠闵. 全球教育展望. 2014(05)
[8]论课程领导[J]. 张华. 教育发展研究. 2014(02)
[9]论中国教研员作为专业领导者的新角色理论建构[J]. 宋萑. 教师教育研究. 2012(01)
[10]转型与使命:新时期教研队伍建设研究[J]. 张广斌. 中国教育学刊. 2011(11)
博士论文
[1]共和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研究[D]. 王大磊.华东师范大学 2011
[2]基础教育教研室制度创新研究[D]. 董绍才.华东师范大学 2009
[3]中国教师政策研究[D]. 石长林.华中师范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基于教师文化的教师合作学习研究[D]. 张铮.山东师范大学 2016
[2]教研员资格认证制度研究[D]. 郭龙飞.华东师范大学 2015
[3]课程改革背景下教研员角色的个案研究[D]. 赵起月.华东师范大学 2010
[4]课程领导研究:一种综合的观点[D]. 汪菊.华东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394420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2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教研员入职时的教龄分布
图 1-2 教研员最薄弱和最出色的素质对比图就教研员的自我评价而言,由于我国教研员大部分源自实践中的优秀教常具有较高的教学理解、实践、指导能力。由于实践经验非常丰富,因此在
课程领导者的内容框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研员角色——基于一位区县教研员的个案考察[J]. 胡惠闵,汪明帅. 全球教育展望. 2017(12)
[2]专业发展背景下的中小学教研员能力结构研究[J]. 毕景刚,韩颖.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14)
[3]一线教师需要什么样的教研员[J]. 张道明. 教育科学论坛. 2016(05)
[4]新时期我国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制度:作用、挑战及展望[J]. 梁威,李小红,卢立涛. 课程.教材.教法. 2016(02)
[5]浅议新时期教研员的素质[J]. 郑磊.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5(23)
[6]简论积极义务与消极义务——现代社会的行为道德评价[J]. 姜涌. 广东社会科学. 2015(03)
[7]多维视角下的教师教育与教师专业发展——第二届“上海课程圆桌论坛”纪要[J]. 陈国明,胡惠闵. 全球教育展望. 2014(05)
[8]论课程领导[J]. 张华. 教育发展研究. 2014(02)
[9]论中国教研员作为专业领导者的新角色理论建构[J]. 宋萑. 教师教育研究. 2012(01)
[10]转型与使命:新时期教研队伍建设研究[J]. 张广斌. 中国教育学刊. 2011(11)
博士论文
[1]共和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研究[D]. 王大磊.华东师范大学 2011
[2]基础教育教研室制度创新研究[D]. 董绍才.华东师范大学 2009
[3]中国教师政策研究[D]. 石长林.华中师范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基于教师文化的教师合作学习研究[D]. 张铮.山东师范大学 2016
[2]教研员资格认证制度研究[D]. 郭龙飞.华东师范大学 2015
[3]课程改革背景下教研员角色的个案研究[D]. 赵起月.华东师范大学 2010
[4]课程领导研究:一种综合的观点[D]. 汪菊.华东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3944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3394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