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登州文会馆教育管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16 14:59
  自1807年马礼逊来华,基督教传教士陆续来到中国。尤其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被迫与西方列强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对基督教解除了“教禁”,英美法德等国的各个差会几乎都派遣传教士来华传教。传教士来华首要目的是传播“上帝的福音”,除此之外,他们还带来西方先进的文化和科技文明。为了使中国人接受基督教,很多传教士采用“以学辅教”的手段,试图通过传播“西学”达到宣教目的。美国长老会是山东最大的基督教差会。1891年,山东有五个教区分别是:登州、烟台、济南、潍县、沂州。在众多传教士中,狄考文领导登州地区的长老会。狄考文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1863年,受美国长老会差会的派遣携带新婚不久的妻子踏上中国山东这片土地,从此开始他的海外传教生涯。一味地四处布道演说,传教效果不明显。于是,狄考文转向开展教育事业。登州文会馆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它的前身是蒙养学堂,程度相当于教会小学,1873年添办了“正斋”课程,包括中学和小学两级制的学堂,1877年正式更名为登州文会馆。登州文会馆规模不大,但在招生、课程设置、学生管理等方面很有特色。登州文会馆的教育管理独树一帜,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深刻影响,值得借... 

【文章来源】: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相关研究及文献综述
        (一)原始文献
        (二)涉及狄考文与登州文会馆的著作
        (三)论文期刊成果
    三、研究方法及难点、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四、核心概念界定
        (一)管理
        (二)教育管理
第一章 狄考文与登州文会馆
    一、狄考文两次转向
    二、从登郡学馆到登州文会馆
        (一)登郡学馆
        (二)登州文会馆
第二章 登州文会馆教育管理理念
    一、实施完整的教育
    二、用中国语言施教
    三、发挥宗教在教育中的作用
第三章 登州文会馆教育管理的实施
    一、教育管理目标
    二、教育管理方法
    三、教育管理内容
        (一)课程与教学管理
        (二)教师与学生管理
        (三)教育经费与教学设施管理
    四、教育管理成效
第四章 登州文会馆对当今教育管理的启示
    一、拓展教育目标,培养全面发展人才
    二、丰富学校课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重视学生管理,尊重学生主体性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登州文会馆——西学东渐的孵化器[J]. 朱龙.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4)
[2]从登州文会馆到山东大学——关于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发端问题的商榷[J]. 吴洪成,王亚平,王培培.  教育与考试. 2015(03)
[3]登州文会馆与中华文明之现代转型[J]. 田海林.  山东高等教育. 2015(03)
[4]“官话”译经与文体革命[J]. 武春野.  社会科学. 2012(11)
[5]“培天道以清本源,振实学另换地天”——登州文会馆教育模式略论[J]. 赵展.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2)
[6]登州文会馆与山东教育近代化[J]. 张美.  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5(03)
[7]《笔算数学》内容探析[J]. 王全来,曹术存.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2004(03)
[8]教会学校与近代中国的师资培养[J]. 史静寰.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1995(01)
[9]狄考文与文会馆[J]. 李伟凯.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 (03)

硕士论文
[1]狄考文教育活动及思想研究[D]. 王蒙.河北大学 2013
[2]狄考文研究[D]. 崔华杰.山东师范大学 2008
[3]传教士:近代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D]. 王智玲.山东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5928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35928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2c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