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重庆市青少年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对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3 20:16

  本文关键词:重庆市青少年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对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自我和谐是人格理论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它与心理健康、心理治疗有着密切关系。自我和谐是个体的现象领域中与自身有关的各种自我知觉的统一与协调,更是构建心理和谐的基础。生活事件主要是指对人们心理、情绪产生不同影响的事情,如何应对与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压力事件,将是影响个体心理健康、自我和谐的重要因素。 青少年学生由于其生理与心理正在经历由不成熟到成熟、由不稳定到稳定的发展阶段,其应对方式尚不成熟,在处理学习压力、人际关系、情感等方面的问题时容易出现困惑与矛盾,从而影响心理健康水平。探讨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自我和谐的关系有助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与和谐社会的建设,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本研究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之上,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力图从青少年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入手,考察其现状与影响因素以及他们与自我和谐的关系及影响作用,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教育对策。本研究获得了以下结论: (1)生活事件各因子在性别、年级、学校类型、学生来源、家庭关系、是否担任班委方面有显著差异。女生的学习压力高于男生,男生在其他因子上得分高。重点学校学生的各项因子得分低于普通学校学生。农村地区学生各项因子的得分高于城市的学生。初中学生的人际关系问题更突出,高中学生的学习压力比初中学生大。家庭关系方面,家庭关系密切的学生各项因子得分都低于家庭关系一般和疏远的学生。担任班委的学生在学习压力、丧失、受惩罚、健康适应、生活事件总分上都高于普通学生。 (2)应对方式各因子在性别、学校类型、年级、家庭关系、是否担任班委方面有显著差异。男生多采用问题解决的方法,女生多采用发泄的方法。普通中学的学生在求助、发泄、幻想、总分上的得分高于重点中学学生。初中学生在求助、发泄、幻想、总分上的得分高于高中学生。家庭关系密切的学生多采用问题解决、求助的方法。担任班委的学生在求助、发泄、幻想、总分上的得分也高于其他学生。 (3)自我和谐各因子在性别、年级、学校类型、学生来源、家庭关系方面有显著差异。女生的自我和谐程度高于男生。普通学校学生的自我和谐程度比重点学校学生低,自我的灵活性不够。家庭关系疏远的学生自我和谐程度低。农村地区学生的自我和谐程度比城市学生低。 (4)生活事件各因子与自我和谐各因子都有显著相关。生活事件各因子与自我灵活性呈负相关。人际关系、学习压力与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有显著正相关;其他因子与自我和谐总分有显著正相关。其他因子、健康适应与自我的灵活性有显著负相关。 (5)应对方式六个因子中,问题解决、幻想、忍耐与自我和谐各因子都有相关关系。问题解决与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刻板性、自我和谐总分呈负相关,与自我的灵活性呈正相关。幻想与自我的灵活性呈负相关,与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刻板性、自我和谐总分呈正相关。忍耐与自我和谐各因子都呈正相关。退避与自我的刻板性、自我和谐总分呈显著正相关。发泄除了与自我的灵活性没有显著相关以外,与其余三个因子有显著正相关。而求助与自我和谐各因子没有显著相关关系。 (6)青少年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能够预测自我和谐。按照预测能力的大小,依次是其他、幻想、问题解决、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健康适应、忍耐,丧失。 在此研究基础之上,我们提出,帮助学生合理应对压力、塑造自我和谐是十分必要的,这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密切关注与配合。学校教育者需要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认知教育,重视应对策略的训练,转变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家长需要构建和谐的家庭氛围,为孩子树立正确的行为榜样。社会各界需要净化社会环境,形成人与人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
【关键词】:自我和谐 生活事件 应对方式 心理健康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B844.2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英文摘要6-12
  • 1 引言12-13
  • 2 研究背景13-22
  • 2.1 关于自我和谐的研究13-15
  • 2.1.1 自我和谐的概念13
  • 2.1.2 自我和谐理论13-14
  • 2.1.3 对自我和谐的相关研究14-15
  • 2.1.4 自我和谐的测量15
  • 2.2 关于生活事件的研究15-17
  • 2.2.1 生活事件的测评16
  • 2.2.2 对生活事件的相关研究16-17
  • 2.3 关于应对的研究17-20
  • 2.3.1 应对的概念17
  • 2.3.2 应对的理论研究取向17-19
  • 2.3.3 应对的分类研究19
  • 2.3.4 应对方式的测量19-20
  • 2.3.5 应对影响因素的研究20
  • 2.4 生活事件、应对方式、自我和谐的相关研究20-22
  • 3 问题提出22-25
  • 3.1 目前研究不足22-23
  • 3.2 研究意义23-24
  • 3.2.1 理论意义23
  • 3.2.2 实践意义23-24
  • 3.3 研究假设24
  • 3.4 研究方法24-25
  • 4 重庆市青少年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自我和谐的现状研究25-44
  • 4.1 研究目的25
  • 4.2 研究方法25-26
  • 4.2.1 研究被试25
  • 4.2.2 研究工具25-26
  • 4.2.3 研究程序26
  • 4.3 研究结果26-39
  • 4.3.1 青少年学生生活事件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26-31
  • 4.3.2 青少年学生应对方式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31-35
  • 4.3.3 青少年学生自我和谐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35-39
  • 4.4 分析与讨论39-43
  • 4.4.1 青少年学生生活事件的特点分析39-40
  • 4.4.2 青少年学生应对方式的特点分析40-41
  • 4.4.3 青少年学生自我和谐的特点分析41-43
  • 4.5 结论43-44
  • 5 重庆市青少年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对自我和谐的影响研究44-52
  • 5.1 研究目的44
  • 5.2 研究方法44-45
  • 5.2.1 研究被试44
  • 5.2.2 研究工具44-45
  • 5.2.3 研究程序45
  • 5.3 研究结果45-49
  • 5.3.1 青少年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对自我和谐的相关分析结果45-47
  • 5.3.2 青少年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对自我和谐的多元回归分析47-49
  • 5.4 分析与讨论49-50
  • 5.5 结论50-52
  • 6 总的讨论与结论52-62
  • 6.1 总讨论52-60
  • 6.1.1 关于重庆市青少年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自我和谐的关系问题52-54
  • 6.1.2 关于青少年学生合理应对压力,,塑造自我和谐的对策与建议54-60
  • 6.2 本研究的主要贡献与不足60-61
  • 6.2.1 本研究的主要贡献60
  • 6.2.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60-61
  • 6.3 总结论61-62
  • 参考文献62-66
  • 附录66-70
  • 致谢70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薛蕾;工读学校学生自我和谐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康芬艳;背景变量和应对方式在生活事件与自我和谐及心理健康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方佳燕;外来工子女与留守儿童生活事件、心理弹性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D];广州大学;2011年

4 徐默远;长春地区高中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王英;压力强化倾向与应对方式、压力感的关系[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6 李荣荣;大学生情绪智力、应对方式及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D];广州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重庆市青少年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对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35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3635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bb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