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9 21:15
本文关键词: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学校走上了追求学校品质和质量的发展之路。“一流的学校靠文化管理,二流的学校靠制度管理,三流的学校靠权力管理。”已成为如今学校管理的至理名言,学校对文化管理的重视迎来学校文化研究和学校文化建设的热潮。 学校文化建设为学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尽入人意的现象,一些学校名义上打着追求学校品质的口号,实则却早已走入了形式主义的“殿堂”。它们把学校文化的建设仅仅简单地理解为学校环境的美化,只重视学校的装饰却遗忘了装饰学校最根本的目的是在于师生的发展、价值观的提升和认知的改观。同时也由于只关注物质环境等表面层次而忽视了学生心灵空间的培育。还有许多学校的校训写得很好,但是当问到其内涵时,一些教师或学生不是语焉不详,就是人言人殊,这种宣传和理解的不充分反过来也削弱了学校文化在整个学校生活中的导向、凝聚和教育作用,使其只停留在文件和报告中而没有深入到广大教职员工的内心,成为他们的教育信念和精神力量。 为了改变当今一些学校的发展误区,笔者认为唯有对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才能真正使学校发展走上内涵型发展道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学校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形式主义的错误倾向。本文以学校核心价值观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学校核心价值观的概念、特征和培育的意义等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并对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做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套包括目的、原则、内容和途径等有利于实践操作的学校核心价值观培育模式。 本文在第一章引论中主要论述学校核心价值观培育问题提出进行了简略的阐述,并对当前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初浅的评析;第二章到第三章,对学校核心价值观的概念、特征及培育的意义三个方面做了基础理论研究;第四章到第七章对目标、原则、内容和途径等一套学校核心价值观培育模式进行实践操作层面的研究。 笔者认为,学校核心价值观是指学校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最为核心的能够指导全体成员发展并能被全体成员都普遍接受认可的、能够体现真善美的群体价值观。它具有主导性、抽象性、理想性、认同性、依从性、稳定性六个特征。而在实际操作中,笔者认为,首先要建立一种兼顾整体与个体的以一元为整体导向的追求真善美的多元的学校核心价值观。其次要遵循坚持一元价值取向与多元价值取向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个体取向与集体取向相结合的原则、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整体性与层次性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学校领导指引与全员参与相结合的原则六个原则。最后,在一定目标和原则的指导下,从日常教学、制度保障、环境熏陶、网络导向和社会实践五个途径对求真、至善、臻美、达健、习作等方面进行培育。
【关键词】:学校 核心价值观 培育 目标 原则 内容 途径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G40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4
- 引论14-19
- 第一章 何谓学校核心价值观19-26
- 1.1 学校核心价值观的概念19-23
- 1.1.1 学校价值观19-20
- 1.1.2 学校核心价值观20-23
- 1.2 学校核心价值观的特征23-26
- 1.2.1 主导性23
- 1.2.2 依从性23-24
- 1.2.3 认同性24
- 1.2.4 稳定性24-25
- 1.2.5 抽象性25
- 1.2.6 理想性25-26
- 第二章 学校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意义26-31
- 2.1 促使学校教育重新使入正轨26
- 2.2 促使学校走内涵型发展道路26-28
- 2.3 有利于学校成员形成正确统一的核心价值观28
- 2.4 缓解学校近年来出现的价值取向危机和信仰危机28-31
- 第三章 学校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目标31-33
- 3.1 历史的角度31
- 3.2 现实的角度31-33
- 第四章 学校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原则33-38
- 4.1 坚持一元价值取向与多元价值取向相结合的原则33-34
- 4.2 坚持个体取向与集体取向相结合的原则34-35
- 4.3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35
- 4.4 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35-36
- 4.5 坚持整体性与层次性相结合的原则36-37
- 4.6 坚持学校领导指引与全员参与相结合的原则37-38
- 第五章 学校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内容38-44
- 5.1 求真38-39
- 5.1.1 教人探求真知,做事求真38-39
- 5.1.2 教人坚持真理39
- 5.1.3 培养奉献科学的精神和正确的科学价值观39
- 5.2 至善39-40
- 5.3 臻美40-41
- 5.4 达健41-42
- 5.4.1 正确的自我意识41
- 5.4.2 坚强的意志品质41
- 5.4.3 热爱生活,乐观自信41
- 5.4.4 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41
- 5.4.5 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41-42
- 5.4.6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42
- 5.4.7 体魄强健,,精力充沛42
- 5.5 习作42-44
- 第六章 学校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途径44-52
- 6.1 课堂教学44-45
- 6.1.1 教师要认真地做人做事,做到教书育人45
- 6.1.2 要用知识的清泉浸润学生的心灵45
- 6.1.3 要用优秀的艺术作品融化学生的心房45
- 6.2 制度保障45-46
- 6.3 环境熏陶46-48
- 6.3.1 学校环境46-47
- 6.3.2 家庭环境47
- 6.3.3 社会环境47-48
- 6.4 网络导向48-49
- 6.4.1 建设“网络教育系统工程”48
- 6.4.2 加强信息的思想安全、政治安全和法制安全保障48-49
- 6.4.3 加强政府和大众传媒的正面教育和宣传49
- 6.4.4 加强互联网上的马克思主义阵地建设,构筑坚固的“精神防线”49
- 6.5 社会实践49-52
- 结论52-53
- 参考文献53-56
- 致谢56-57
- 附录57-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昱;当代青年价值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7期
2 曾林;论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良好身心素质[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3 李红霞;;学校文化与价值意识建构[J];东北师大学报;2006年06期
4 张健明;论当代中国社会主导价值观[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5 陈志平;试析校园文化的核心——价值观[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6 胡钦太;新形势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2年05期
7 靳宇倡;刘钰;;近代中国大学校长的教育理念与大学的核心价值观[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年S1期
8 文萍;李红;马宽斌;;不同时期我国青少年价值观变化特点的历时性研究[J];青年研究;2005年12期
9 庞卫国;价值多元与主导价值观[J];求索;2003年01期
10 张佩云;社会转型期的价值冲突及其价值观教育的战略选择[J];求实;2003年S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梅平乐;论当代影视文化影响下的青少年价值观教育[D];河南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98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379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