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地区彝族中学生的文化心理适应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5 11:15
本文关键词:攀枝花地区彝族中学生的文化心理适应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本研究在文献综述、个别访谈、开放式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关于攀枝花地区彝族中学生文化心理适应的理论假设,并在此基础上编制了彝族中学生文化心理适应的初测问卷,经过初测和相应统计分析,形成了具有良好信效度的正式问卷。使用自编的“彝族中学生文化心理适应问卷”,对850名彝族中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 (1)自编彝族中学生文化心理适应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通过因素分析得到的彝族中学生文化心理适应由四个方面构成:去本族固着、族际适应、生活适应、学业适应。这一结构和自己的理论假设基本一致。 (2)攀枝花地区彝族中学生文化心理适应在各维度上的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生活适应、族际适应、学业适应、去本族固着。 (3)彝族中学生文化心理适应总体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年级差异,但年级和性别的交互作用不显著。从具体维度水平上看,去本族固着在性别的主效应显著;其他维度在性别和年级以及两者的交互作用上均不显著。 (4)性别在维度去本族固着、学业适应以及总体上差异显著,均表现为男生低于女生。 (5)彝族中学生总体文化心理适应方面及各个维度的年级发展总体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但大多未达显著性水平,仅在去本族固着维度上存在着显著性差异,表现为高一>初二。
【关键词】:文化心理适应 彝族 中学生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B844.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1 问题提出7-14
- 1.1 文化心理适应文献综述7-11
- 1.2 彝族学生文化心理适应的特殊性11-12
- 1.3 以往研究的不足与本研究的意义12-14
- 2 研究设计14-15
- 2.1 研究目的14
- 2.2 研究假设14
- 2.3 研究方法14-15
- 3 彝族中学生文化心理适应问卷的编制15-23
- 3.1 个别访谈及开放式问卷调查15-18
- 3.2 初测问卷的编制18-19
- 3.3 初测问卷施测19
- 3.4 正式问卷的确定19-21
- 3.5 正式问卷的信效度检验21-23
- 4 结果与分析23-25
- 4.1 总体特点23
- 4.2 性别特点23-24
- 4.3 年级特点24-25
- 5 讨论25-30
- 5.1 关于测量工具25
- 5.2 关于攀枝花地区彝族中学生文化心理适应的特点25-28
- 5.3 本研究的创新点与有待改进和深入的地方28-30
- 6 结论30-31
- 7 参考文献31-33
- 附录33-40
- 后记40-41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课题41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邓敏;哈尼族、彝族大学生民族认同及注意偏向特点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攀枝花地区彝族中学生的文化心理适应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36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423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