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共同体的网络交互学习系统设计
本文关键词:基于学习共同体的网络交互学习系统设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学习共同体是顺应当今教育改革的先进教育理念。在此基础上设计的基于学习共同体的网络交互学习系统,具有灵活的交互功能和实时的动态监护特性,是结合网络教学的优势,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精神方面做出的尝试。
【作者单位】: 辽宁师范大学 辽宁师范大学
【关键词】: 学习共同体 网络交互学习 适时答疑 动态监护 学习系统设计 学习者 学习资源 教师 培养学生 教育理念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共同体是人类社会学范畴的概念,它被移植到教育领域最早见于博耶尔(Ernest L Boyer)1995年发表的题为《基础学校:学习共同体》的报告,报告中提出“学校是学习的共同体”:学校教育最重要的是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共同体(LearningCommunity)。学习共同体指一个由学习者及其助学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胡咏梅;英国中小学的网络学习共同体系统[J];外国教育研究;2004年08期
2 张海青;;网络学习共同体中教师角色的定位及作用[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3 王广新,白成杰;网络虚拟学习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4 冯锐;金婧;;学习共同体的思想形成与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5 袁新瑞;;计算机网络教学环境中的交互作用与运用策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6 薛焕玉;;对学习共同体理论与实践的初探[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周速;;网络环境下教师学习共同体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2 谭敬德;陈清;;网络学习社区组成要素分析及其对NLC设计构建的意义[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7年02期
3 于凌云;蒋立兵;;基于任务的导学型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构建[J];理工高教研究;2006年01期
4 左明章;;论网络教学中交互策略的设计[J];软件导刊;2006年22期
5 杨丽波;梁宏宝;高晓红;赵玲;;从学习共同体的视角研究教师教育信息化[J];教育探索;2006年04期
6 胡航;任友群;;移动学习共同体透视:合法的边缘性参与多重视角[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6年05期
7 张海青;;网络学习共同体中教师角色的定位及作用[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8 胡航;任友群;;合法的边缘性参与下的M-learning共同体[J];中国电化教育;2006年09期
9 张海青;;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策略研究[J];中小学电教;2006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小美;谭音;;基于网络学习共同体学习的研究[A];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上册)[C];2006年
2 罗发奋;王斐斐;刘丙利;;基于知识管理的远程教育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构[A];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下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胡凡刚;教育虚拟社区交往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2 刘成新;整合与重构:技术与课程教学的互动解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 江卫华;协同学习理念指导下的课堂互动设计、分析与评价[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赵剑;网络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5 孟庆军;网络学习代价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芳芳;现代远程教育中基于网络的社会性交互环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2 武俊学;基于网络的教师学习共同体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3 杨俊锋;知识建构共同体视角下网络课程的开发与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李小美;基于网络学习共同体学习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康学军;基于任务驱动的网络学习环境设计策略的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6 褚金岭;促进知识建构的协同学习论坛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孔小琴;上海高校附属幼儿园利用家庭、社区资源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何玲;网络协作学习中的人际交互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陈小峰;高中物理交互式网络学习系统建设[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10 苗s,
本文编号:4420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442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