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德育课程资源开发:作用与误解
本文关键词: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德育课程资源开发:作用与误解,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文化与德育课程资源开发密切相关,德育课程资源开发源于文化又服务于文化。多元文化时代的到来,为德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带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也为其开辟了更广阔的生存空间。但由于多元文化是一个新生的事物,用文化的视野关照德育课程资源开发时,不可避免地存在诸多误解,使德育课程资源开发面临严重的冲击和挑战。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多元文化 德育课程 资源开发
【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基金项目《当前中国道德教育的文化困境与文化使命》(项目编号:NCET-05-0606)
【分类号】:G416
【正文快照】: 随着我国德育改革的逐渐深入,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性日渐凸显。缺乏课程资源,课程实施将无疑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课程目标的达成也就成为一句空话。如何合理有效地开发德育课程资源,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提升道德教育效果,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作为与德育课程资源开发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韶刚;从道德相对主义到核心价值观——学校道德教育转向的心理学思考[J];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2 朱小蔓,其东;面对挑战:学校道德教育的调整与革新[J];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薇;多元文化背景下美国德育课程改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楚爱华;《醒世姻缘传》中父权秩序的倾覆[J];蒲松龄研究;2002年02期
2 汪才明;论道德需要与道德教育[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3 刘影;;城市文学的“上海怀旧”之旅[J];北方论丛;2006年05期
4 任连祥;社会转型时期政治信仰的铸造与创新[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5 刘旺洪;中国法制现代化的理性反思——评《中国法制现代化的进程》 (上卷)[J];比较法研究;1994年02期
6 张军,许声宏,王润斌;关于建构中华民族当代竞技体育精神文化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9期
7 黄文艺;论法律传统[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1年02期
8 唐国琪;;道德健康发展的基础——论德育生态环境系统的地位及作用[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7期
9 李赐平;解放初期新中国变革旧教育的几点启示[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2期
10 黄丽芬;南菁书院的办学特色[J];常熟高专学报;1999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晓中;当代世界高等教育理念及对中国的影响[D];厦门大学;2001年
2 方可;探索北京旧城居住区有机更新的适宜途径[D];清华大学;2000年
3 王伦信;清末民国时期中学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岳龙;现代性境域中的传统[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金鹏;符号化政治——并以文革时期符号象征秩序为例[D];复旦大学;2003年
6 周建平;追寻教学道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7 郑家福;新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文化检讨[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阳信生;湖南近代绅士阶层研究(1895—1912)[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皇甫晓涛;文化复兴与比较文学研究——中国文学的再阐释与现代文化的重构[D];四川大学;2003年
10 周建忠;屈原考古新证[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立周;权利的逻辑构成[D];吉林大学;2004年
2 徐海蓉;关于德育模式的理论思考[D];武汉大学;2005年
3 闫嵘;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与反思[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4 陈坚;论个性化道德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5 叶宗宝;论《新青年》角色转换对新文化阵营的影响[D];河南大学;2002年
6 曾峗;乡村社会有组织犯罪及其成因研究[D];湘潭大学;2002年
7 赵国军;论当代大学生伦理困惑及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8 徐旭如;学校德育目标内容的分层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9 彭忠信;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与道德教育模式的转变[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10 刘东方;胡适的文体理论及其文学史意义[D];青岛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德龙,王志洁;多元文化时代学校进行品格教育的策略[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2 辛志勇,金盛华;西方学校价值观教育方法的发展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04期
3 孟凡丽;国外多元文化课程开发模式的演进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4 李太平;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的特点及其思想根源[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9期
5 袁桂林;诺丁斯关心理论及其与完善人格教育理论的差异[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6 王学风;论多元文化与学校德育的互动发展[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7 冯铁山,詹万生;整体建构学校德育体系与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J];教育科学研究;2005年05期
8 廖辉,徐泽虹;我国多元文化背景中的课程开发模式建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12期
9 范树成;20世纪西方德育理论研究的特征与未来趋势[J];教育研究;2003年01期
10 戚万学;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主题的嬗变[J];教育研究;2003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国希;;整体规划德育课程的理论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1年14期
2 陈光全;陈亮;;关于德育课程反思性学习的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2011年02期
3 朱道云;;综合实践对提高德育实效性的作用[J];少年儿童研究;2011年12期
4 段庆生;;隐性课程角度下的学科课程育德定位[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年08期
5 朱小琥;;学校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桥梁和纽带[J];中国德育;2011年01期
6 孙国强;石岩;;试析国外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现状[J];经营管理者;2011年13期
7 靳淑梅;李锦;;多元文化课程理念、目标及实施途径探析[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1年02期
8 叶飞;;学科教师的困惑:在知识教学与品德教育之间[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16期
9 吴铎;;略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研读党和国家有关德育工作文献[J];思想理论教育;2011年14期
10 刘次林;;区域的理念,校本的实践——上海市金山区生活德育专业发展学校的实践[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黄孙庆;唐德海;;改革开放之德育研究三十年[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2 何昭红;石艳华;;多元社会型态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积极回应[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祖瑞 陈科澜;中小学德育课程:步履蹒跚[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吴宏林;学校德育课兵败应试教育[N];华兴时报;2007年
3 李亚平;整合资源发挥新课程德育功能[N];中国教育报;2005年
4 吴昌林 记者 姜雪松;“八荣八耻”教育纳入德育课程[N];哈尔滨日报;2006年
5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导,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檀传宝;德育是每位教师的“必修专业”[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窦兴文(作者单位:庆阳一中);切实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N];陇东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张雪芬 汤文学;让孩子“角色互换”成家长暑期德育课程[N];哈尔滨日报;2010年
8 通讯员 郑承斌 柳海见;龙感湖管理区狠抓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N];黄冈日报;2007年
9 郑永禄;浅谈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运行[N];汕头日报;2007年
10 余玉花;学校廉洁教育的目的是什么[N];文汇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翟艳芳;全球教育的理念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周晓静;课程德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 黎义明;澳门回归初期特区政府修改教育制度之管理路向研究[D];西南大学;2005年
4 赵伟;科技文化影响下的我国学校德育变革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5 范微微;多元文化社会中的国家认同:20世纪70年代以来加拿大公民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樊宏宇;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2 林加挺;德育课程体系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3 冉亚辉;我国现行学校德育课程内容体系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4 周丽娜;素质教育条件下的隐性德育课程开发[D];广州大学;2007年
5 高楠;中国、新加坡学校德育比较[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段巧灵;德育课程学习中的道德接受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7 宋文新;有效发挥课堂教学德育功能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黄秋明;发展性德育教学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9 高月萍;班级里的道德生活[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10 高巍;当代中日学校德育比较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德育课程资源开发:作用与误解,,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18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461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