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风险与生态德育
本文关键词:生态风险与生态德育,,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现代化也导致现代社会面临巨大的社会风险。其中,生态风险是社会风险的主要表征之一。本文从生态风险的视角,分析生态风险对我国生态德育的挑战,对风险意识下我国生态德育的路径和对策进行了探讨。
【作者单位】: 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关键词】: 生态风险 生态德育 生态道德
【分类号】:G41
【正文快照】: 在全球化时代,工业社会为绝大多数社会成员造就舒适安逸的生存环境的同时,也带来了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气象灾害等生态危机,人类社会“正置身于一个危机和风险的社会之中”。随着生态风险问题的不断凸现和人们对风险社会焦虑的不断加大,生态风险教育开始引起人们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周谷平,孙朝阳;哲学视野中的生态德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13期
2 王如松;欧阳志云;;对我国生态安全的若干科学思考[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7年03期
3 杨雪冬;风险社会理论述评[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德明;;反思性法制现代化初论[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2 周卫;;欧共体环境信息公开立法发展述评[J];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3 韩德明;侦查现代化论纲[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4 李三虎;科学技术、公共领域与和谐社会[J];公共管理学报;2005年02期
5 金碚;;科学发展观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5期
6 夏玉珍;吴娅丹;;中国正进入风险社会时代[J];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7 应星;国外社会建设理论述评[J];高校理论战线;2005年11期
8 潘西华;;当代国外学者关于社会建设理论研究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年10期
9 罗丽;;日本生态安全保护法律制度研究[J];河北法学;2006年06期
10 王小钢;;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及其启示——评《风险社会》和《世界风险社会》[J];河北法学;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郭小平;;“风险传播”研究的范式转换[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2 刘松涛;李建会;;断裂、不确定性与风险——试析科技风险及其伦理规避[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陈维春;;POPs公约法律机制对中国POPs立法的启示[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07暨第二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乔宝明;;新农村建设必须重视农村的生态环境治理[A];2007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陕西论文集[C];2007年
5 朱晓红;伊强;;和谐社会框架下多元主体治理结构构建[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韩震;;全球化、现代消费和人的认同[A];第八届暨第七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沈湘平;;略论风险与和谐[A];第八届暨第七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夏南凯;宋海瑜;;大规模城市开发风险初探[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孝廷;未来的哲学研究——未来形而上学导论[D];吉林大学;2004年
2 蔡志强;价值变迁与治理成长[D];复旦大学;2005年
3 李瑞昌;风险 知识与公共决策[D];复旦大学;2005年
4 田中初;当代中国灾难新闻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5 扶松茂;开放与和谐[D];复旦大学;2005年
6 蒋炜;现代性的社会控制图式转换[D];吉林大学;2005年
7 陈维春;危险废物越境转移法律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8 董运生;地位不一致与阶层结构变迁[D];吉林大学;2006年
9 毛宝铭;科技政策的公众参与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黄晓学;从“惑”到“识”[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静;法的合法性[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2 邓宁华;当代中国人口安全的社会学审视[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张军;安徽省青年志愿者行动组织架构及其运行模式研究[D];安徽大学;2005年
4 侯蓉英;媒介与社会变迁[D];苏州大学;2005年
5 曾怀德;现代性与风险[D];苏州大学;2005年
6 范利琴;试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风险社会的治理[D];大连海事大学;2006年
7 李磊;网络经济时代的政府危机公关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6年
8 陈良斌;现代政治系统中的信任问题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9 李
本文编号:4876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487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