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鉴古知今与知今通古——以教育史研究中的科举评价为例

发布时间:2017-07-15 14:20

  本文关键词:鉴古知今与知今通古——以教育史研究中的科举评价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教育史 科举 科举学 考试 历史借鉴


【摘要】:从鉴古可以知今,知今也有助于通古,中国古代的科举制有许多值得现在借鉴的经验和吸取的教训,有助于解决现实考试改革中出现的一些争论和问题,能使人们对科举制有更深入的理解,因而较为全面地看待科举。科举制虽然在清末被废止,却并不意味着科举制就应该全部被否定。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
【关键词】教育史 科举 科举学 考试 历史借鉴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3JZD0038)
【分类号】:G40-09
【正文快照】: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卡尔曾指出:历史“是今天的社会跟昨天的社会之间的对话……只有借助于现在,我们才能理解过去;也只有借助于过去,我们才能充分理解现在。使人理解过去的社会,使人增加掌握现在社会的能力,这就是历史的双重作用”。①由于历史常常会出现惊人的相似之处,因而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海峰;知今通古看科举[J];教育研究;2003年12期

2 刘海峰;高等教育史研究三探[J];高等教育研究;1997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彦辉;春秋行人辞令简论[J];北方论丛;2004年01期

2 杨永林;从名实之争到言无定论——语言与思维关系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3 邱国盛;从戊戌维新看近代北京、上海的城市互动[J];北京社会科学;2003年04期

4 舒欣;;试论新历史小说对传统革命话语的解构[J];长沙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5 薛泉;南宋词人黄的渊明情结[J];湘南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6 王立;中国古代思乡文学主题的历时性检视[J];大连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7 王立;华夏文化模式对于海外传说的误谈、偏见及加工[J];丹东师专学报;2002年04期

8 刘海峰;终结盲目批判科举的时代[J];东南学术;2005年04期

9 王立,李志;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生命意识与季节——从悲秋主题的继承和变异谈起[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10 杜贵晨;;孙悟空“籍贯”、“故里”考论——兼说泰山为《西游记》写“三界”的地理背景[J];东岳论丛;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巍;;论《史记》抒情性及其得失[A];司马迁与史记论集(第七辑)——纪念司马迁诞辰2150周年暨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2 孟云飞;;流行书风浅议[A];北京三希堂艺术院艺术家文集[C];2007年

3 倪梁康;;时间·发生·历史——胡塞尔对它们之间内在关联的理解[A];现代德国哲学与欧洲大陆哲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郑匡民;;明治时期日本在中国经营的中文报刊[A];西方思想在近代中国[C];2005年

5 邹小站;;华夷天下的崩溃与中国近代思想的变迁[A];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第二届中国近代思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东杰;政治、社会与文化视野下的大学“国立化”:以四川大学为例(1925—1939)[D];四川大学;2002年

2 刘强;《世说》学引论[D];复旦大学;2004年

3 杜磊;古代文论“韵”范畴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4 陈茂华;理查德·霍夫施塔特的史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5 张艳艳;先秦儒道身体观及其美学意义[D];复旦大学;2005年

6 姜虹;地方政府与区域经济变迁[D];复旦大学;2005年

7 潘殊闲;叶梦得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8 段宗社;中国诗法论[D];四川大学;2005年

9 韩云波;唐代小说观念与小说兴起研究[D];四川大学;2001年

10 张奕;知识形态与大学建筑[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延娟芹;《晏子春秋》艺术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李芬芳;走在双轨上的错位人生[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季岸先;沃尔什历史认识的客观性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4 王晓芳;论吴均诗歌及吴均体[D];湘潭大学;2003年

5 王伟红;反思与超越:世纪之交教育批评研究[D];河南大学;2004年

6 钱敏芳;曹操诗文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7 包克菲;古汉语词义个体两重性特征探析[D];内蒙古大学;2004年

8 梁晓涛;论王渔洋的神韵诗[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9 汤红;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当代小说中的历史叙事[D];暨南大学;2004年

10 卞仁海;《文选》李善注训诂初探[D];暨南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海峰;高考改革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J];教育研究;2002年12期

2 刘海峰;八股文百年祭[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觉一;赫尔巴特教育思想刍议[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2期

2 陶愚川;论中国教育史之研究[J];齐鲁学刊;1983年05期

3 吴小平;西方教育史学的形成与发展[J];比较教育研究;1984年02期

4 王桂;日本研究西洋教育史的历史与现状——兼谈我国研究外国教育史问题[J];外国教育研究;1984年02期

5 维齐;解源;师实;;美国教育史的研究现状[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4年02期

6 西蒙;钟朝义;任钟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英国的教育史[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4年09期

7 李超心;倪列怀;;王越的教育实践和理论探索[J];高教探索;1985年02期

8 江祖求;;原始社会的教育方式辨[J];教育研究与实验;1987年02期

9 蔡振生;中国教育史研究的历史回顾与反思[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3期

10 张绪援;试论英语中连句成篇的逻辑联系[J];怀化学院学报;198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静;;教育史学的想象力——后现代史学观与教育史研究[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2 孙广勇;;教育史料的搜集、整理、鉴别与运用初探[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3 王春鹏;高向杰;;当代美国教育史学发展的特征及思考[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4 马立武;;近年西方中世纪大学研究概述[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C];2009年

5 刘静;;教育史学的想象力——后现代史学观与教育史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6 孙广勇;;教育史料的搜集、整理、鉴别与运用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7 王春鹏;高向杰;;当代美国教育史学发展的特征及思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8 马立武;;近年西方中世纪大学研究概述[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8)——外国高等教育史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郭齐家;中国教育史研究的新里程碑[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1年

2 李天凤;弘扬民族教育精华 填补教育史学空白[N];云南日报;2003年

3 焦蓉;中国教育:现代化一百年尽管[N];中国教育报;2004年

4 记者 冯威;四卷巨著《欧洲大学史》花落河北大学社[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5 刘海峰: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教授中的教授[N];中国教育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柳艳鸿;美国教育史学流派研究[D];河北大学;2003年

2 徐晖;顾树森教育生涯与学术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3 党宁;孟禄教育史学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5443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5443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2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