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顾明远先生与教育技术

发布时间:2017-07-15 15:01

  本文关键词:顾明远先生与教育技术


  更多相关文章: 顾明远 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学 教育技术领域


【摘要】:2008年,顾明远先生从教60周年,他对我国教育领域从理论到实践再到宏观教育决策等方面的贡献和影响有目共睹,世人称赞。顾老师对教育技术学科的创建及其健康发展以及教育技术领域的繁荣也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本文力图展现一段历史,并对顾老师教育技术的思想做初步的梳理,希望教育技术领域的学者、同仁不辜负老一辈教育家的殷切希望,共同为教育技术领域以及学科健康、科学地发展而努力工作。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
【关键词】顾明远 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学 教育技术领域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顾老师在给笔者的著作《教育技术学学科定位问题研究》写的序中,开门见山地写道:“我是教育技术的门外汉。”[1]许多老师和朋友看过之后,都感慨大教育家的谦逊风范。其实,毫不夸张地说,教育技术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起步及其后来的发展,教育技术作为一个领域的繁荣与健康发展无不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顾明远;全球化视野中的远程教育[J];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01期

2 顾明远;试论网络文化对传统教育的冲击[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3 顾明远;;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及实施策略[J];人民教育;2007年Z2期

4 顾明远;关于教育现代化的几个问题[J];中国教育学刊;1997年03期

5 顾明远;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J];中学语文教学;2002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育芳;九十年代以来教育现代化理论研究述评[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2 冯增俊;中国台湾高等学校通识教育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12期

3 项贤明;;顾明远先生“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初探[J];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09期

4 顾明远;;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学习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5 张仲秋;;论教育技术领域中的百科全书式技术观[J];才智;2008年05期

6 朱雪梅;;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发展方向[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年04期

7 孙久山;贺松;;关于中国远程教育若干问题的理性思考[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8 晏青青;王全彪;王燕;;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探究——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优秀博士论文的元分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10期

9 毛萍钰;;中学语文教育中文学教育的本原探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10 王永喜;;在基层实践基础上对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反思[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郑迅;;用更广泛的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活动——以录制视频活动为例[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杨泰峰;;影响非洲现代化的因素浅析[A];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丛书第二辑——非洲变革与发展[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汉卫;生活:道德教育的基础[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张金福;论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结合[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谭志松;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大学的使命[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4 王澍;寻求恰当的知识论立场[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艾兴;建构主义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6 赵剑;网络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7 汪基德;中国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与反思[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黄腾蛟;小学校长的课程领导角色与权力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9 金慧;学习支持问题库的设计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钟永江;中学物理资源开发与应用方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岩峰;信息技术环境下高校德育模式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2 赵红亚;我国成人高教教学模式改革探析[D];河南大学;2001年

3 于泽元;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秦毅;一个实业家对教育的思考与追求[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黄文涛;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及其对我国高等物理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有益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6 陈涛;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苏海青;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直觉思维能力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刘太構;当代中国教育现代性核心因素研究——一种发展教育学的视角[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艾兴;建构主义视野下的课程知识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于谦;汉语口语课堂教学课件设计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桑新民;;现代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创新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3年09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颖;;第四届全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生论坛在兰州举行[J];中国电化教育;2008年12期

2 于素云;;关于教育技术学专业职业技能培养定位的探讨[J];江苏高教;2006年01期

3 杨成;;徐州师大教育技术学专业虚拟实验环境开发的构想[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年08期

4 杨晓宏;王永军;;论教育技术界创办多媒体互动电子杂志[J];现代教育技术;2009年05期

5 安素平;;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的网络信息素养培养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02期

6 黄兰英;胡中亚;;教育技术学专业中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构建[J];福建电脑;2010年10期

7 沈丹丹;左明章;;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考试改革的探究——以《电视教材编制》课程考试改革为例[J];软件导刊;2005年08期

8 伍顺比;江玲;;关于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07年08期

9 周效章;;基于信息技术环境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实验室建设模式构建[J];现代教育技术;2007年10期

10 谢婉茹;刘连启;;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软件导刊;2007年2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郝玲玲;孙河川;;教师评价意义的研究[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铁金;顾明远永康谈反教育行为[N];金华日报;2010年

2 金白 顾明远,,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解读》主编;解放思想 锐意改革 勇于试验[N];中国教育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龙超凡邋通讯员 谢德胜;高校毕业生频繁跳槽为哪般[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本报实习生 汪名立;让山里娃实现数字梦想[N];科技日报;2006年

5 南海 整理;何克抗解读“教育信息化”[N];科技日报;2002年

6 华中师范大学校长 马敏;创新是推动教师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N];中国教育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王志欣;IPTV校园热的冷思考[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冯永亮;我们要培养和锻造一大批教育家[N];中国教师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赵婀娜;孩子不堪重负竟称断绝关系[N];人民日报;2011年

10 胥茜 陈树生;培养“多重能力”的教育技术人才[N];光明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汪基德;中国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与反思[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慧敏;教育技术学专业评估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朱金娥;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课外拓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丽红;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创业能力培养对策研究[D];徐州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军;教育技术学专业科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朱丽英;教育技术学专业师资建设的若干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任丽萍;中美教育技术学研究生培养比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7 刘晓霞;我国高师院校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研究:基于五所师范大学的案例考察[D];重庆师范大学;2009年

8 侯欣舒;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比较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9 柳春艳;教育技术学专业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10 王国洪;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教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5443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5443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0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