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熵权的教师绩效评价算法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熵权的教师绩效评价算法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熵 聚类算法 ISODATA模糊聚类 综合评价
【摘要】:本文采用熵权法这种客观赋权方法来确定综合评价中各指标的权重,通过把熵权法和传统的ISODATA聚类方法相结合,在ISODATA的目标函数中引入权重,给出了含有熵权的ISODATA聚类的迭代公式,提出了基于模糊聚类和熵权的改进的综合评价算法,并将该算法应用于教师绩效评价,使其评价结果更加有效.
【作者单位】: 泰山学院教务处教育技术中心;
【关键词】: 熵 聚类算法 ISODATA模糊聚类 综合评价
【分类号】:G451.1
【正文快照】: 0引言传统的】SODATA聚类方法通常用于绩效评价,但评价过程中确定权重的主观性是传统的评价算法的主要缺陷,尽管权重是按重要性给出,但由于没有充分考虑各指标提供的信息t,人为给出的权重显然缺乏客观的科学依据,因而势必会导致对某一指标权重过高或过低的估计,使评价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黄健元;模糊ISODATA聚类分析方法的改进[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2 赵平;裘晓东;;熵值权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品牌价值评估中的应用[J];市场营销导刊;2002年02期
3 李洪,蒋金泉,张开智;回采巷道围岩分类的模糊聚类分析方法[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瑛;;基坑支护结构稳定性问题的模糊随机方法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1期
2 姚巧云;;高校图书馆隐性教育模糊综合评价与应用[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3 吕顺利;;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图书馆隐性知识管理绩效评价中的应用[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4 陈争光;蔡德利;;模糊物元分析法在耕地地力评价中的应用[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11期
5 吴林森;严小宝;;河滩地杨树生长适应性的综合评判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5期
6 韦艳玲;;基于F检验的模糊聚类小额农贷信用风险预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1期
7 张涛;莫修文;;基于交会图与模糊聚类算法的复杂岩性识别[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7年S1期
8 林和平;刘丁慧;鲍乃源;;灰色相关分析及其应用研究[J];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7年01期
9 朱惠倩;聚类分析的一种改进方法[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10 蔡银珊;;基于关系型数据库的数字属性关键词的模糊查询[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熙晨;肖矫矫;;集装箱码头路网结构的评价[A];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机械设计与传动专业委员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一)[C];2007年
2 潘向忠;翁仕龙;余世清;;模糊综合评判法在环境风险评价中的应用[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精选[C];2006年
3 李彩霞;宋保维;毛昭勇;;系统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可靠性分配[A];2008(沈阳)国际安全科学与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余嘉元;;市场分析中基于GA的模糊综合评价[A];中国企业运筹学[C];2009年
5 余嘉元;;基于遗传算法的消费者心理仿真[A];2009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李文蛟;石磊;徐可培;;等离子点火燃烧器燃烧特性的预测与评判研究[A];2010全国能源与热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顾海燕;;加权马尔可夫链在松花江流域哈尔滨站径流量预测中的应用[A];首届“寒区水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卜华白;高阳;;虚拟企业绩效水平的二级模糊层评价测度模型——一种基于Fuzzy—AHP法的视角[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黄飘;谢晓锋;李廷;;边坡岩体稳定性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综述[A];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创新和实践: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高炳岩;刘悦;;基于熵权的改进ISODATA聚类算法的研究[A];内容计算的研究与应用前沿——第九届全国计算语言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忠;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分类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6年
2 李德刚;综合运输网中的通道分析与系统配置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3 司书宾;基于故障预测的装备维修备件协同库存控制系统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4 秦建成;土壤适宜性评价方法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5 叶耀东;软土地区运营地铁盾构隧道结构变形及健康诊断方法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6 王治;我国地方政府采购绩效综合评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7 张珩;我国转型体制下的区域金融安全:政府作用探析[D];厦门大学;2007年
8 孟全省;中国农户融资机制创新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9 李艳萍;CDMA移动通信系统上下行链路多用户检测算法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8年
10 冯征;数据挖掘方法在财务预警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香庭;基于遗传算法的K-means聚类方法的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赵映超;基于三维结构的项目风险动态管理研究及应用[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张广磊;大型舰船舱室划分与布置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李春明;基于PERT的工期风险模糊综合评价[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杨子国;中长期电力负荷FRARMA预测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王雪;高速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定量评价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7 刘柱彬;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高速公路路线方案优选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向东;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镇海石油储备项目风险评价[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9 秦海瑞;我国原油进口运输路径优化及中转调配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10 王燕;一种基于模糊理论的网络学习评价系统模型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海超,郭嗣宗,邓利民;神经网络理论在预测巷道围岩变形中的应用[J];建井技术;1997年04期
2 朱浮声,郑雨天,谭云亮,邢树国,李争,张树功,李振钢,李复;锚杆支护回采巷道围岩类型的最优模糊识别[J];煤炭学报;1997年03期
3 谭云亮,,王泳嘉;回采巷道分类指标的神经网络聚类分析模型[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5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帆;俞奇勇;田峻山;;河南省城市卫生环境现状的差异分析[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2 阮豫红;王波;;教师综合评价方法探讨[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12期
3 张应碧;赵韫;郑婷;周慧珍;;人口特征综合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11年02期
4 刘文海;;一种改进的基于R-树混合空间聚类算法[J];长沙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5 黄斌;史亮;陈德礼;;一种基于聚类和关联规则修正的入侵检测技术[J];莆田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6 梁方楚;课堂教学质量的模糊综合评判[J];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4期
7 马立平;多指标综合评价的常用方法──现代统计分析方法的学与用(四)[J];北京统计;2000年04期
8 刘树梅,何锦义;综合评价活动的发展、问题、建议[J];统计研究;2002年12期
9 罗良清,王静;熵权法在企业统计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4年06期
10 黄萍;吴价宝;;连云港市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实证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炳岩;刘悦;;基于熵权的改进ISODATA聚类算法的研究[A];内容计算的研究与应用前沿——第九届全国计算语言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魏昕路;洪志令;姜青山;;一种基于样本缩减策略的新窗口式聚类算法[A];第二十四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研究报告篇)[C];2007年
3 王守强;朱大铭;史士英;;基于输入点集求解k-Means聚类算法[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李政涛;夏树倩;王大玲;冯时;张一飞;;一种基于语义引力及密度分布的聚类算法[A];第六届全国信息检索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吴继兵;李心科;;基于分治融合的混合属性数据聚类算法研究[A];全国第20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CACIS·2009)暨全国第1届安全关键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9年
6 李世峰;黄磊;刘昌平;;几种聚类方法的比较[A];第八届全国汉字识别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7 刘洋;江志纲;丁增喜;王大玲;鲍玉斌;于戈;;一种基于图的聚类算法GB-Cluster[A];第十九届全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技术报告篇)[C];2002年
8 邓敏;刘启亮;李光强;程涛;;一种基于场模型的空间聚类算法[A];现代测量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逯波;王国仁;;一种有效的半监督视频镜头聚类算法[A];第26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B辑)[C];2009年
10 刘强;林世平;;基于蚁群聚类算法的中文本体学习[A];第二十三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技术报告篇)[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庆霞;全市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综合评价工作会议召开[N];巢湖日报;2007年
2 记者 陈媚邋实习生 杜新湖;南宁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成效良好[N];南宁日报;2008年
3 聂国雨 王冠华;我市9个省级经济开发区 全省综合评价排名位次前移[N];潍坊日报;2011年
4 李代广邋通讯员 靳青林;新郑供电公司获得同业对标综合评价全省第一[N];经理日报;2007年
5 仵德建;青岛名牌建立综合评价机制 [N];中国工业报;2005年
6 记者 石巍;沧州市食品放心工程综合评价得高分[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5年
7 ;综合评价企业财务[N];中国证券报;2003年
8 记者 景萍;省政府对我市食品放心工程进行综合评价[N];长治日报;2006年
9 记者 车莉 实习生 李越;我市建立综合评价考核机制[N];长江日报;2009年
10 苏江;中注协采用综合评价会计新百强出炉[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永涛;黄前流域不同配置经济林防护林水源涵养功能与价值评估[D];山东农业大学;2005年
2 云虹;分销商对制造商关系承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3 王磊;动态对抗性环境下多机器人系统合作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4 童明光;我国电力市场中市场力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6年
5 贾春宁;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及其在天津市的应用[D];天津大学;2004年
6 陈长青;红壤区农林复合系统分析与评价[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7 邹毅实;我国林纸一体化的模式构建与综合评价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6年
8 孙薇;市场条件下抽水蓄能电站效益综合评价及运营模式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7年
9 黄思光;区域环境治理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10 朱丽;广州市环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哲;保定市电力客户服务中心营销效果综合评价系统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5年
2 罗瑞敏;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综合评价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3 王禹;商业银行客户满意度综合评价[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4 张瑞龙;基于熵权与AHP的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评价[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5 卜德云;自适应谱聚类算法的研究与应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6 石洪竺;量子进化聚类算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7 温程;并行聚类算法在MapReduce上的实现[D];浙江大学;2011年
8 张珠玉;聚类算法及其在日志数据处理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叶冲轶;高维海量数据联合聚类算法的研究与应用[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10 姚毓凯;一种有效的自适应网格密度聚类算法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5445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544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