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生素质发展的机制
本文关键词:论学生素质发展的机制
【摘要】:素质形成具有与知识掌握不同的机制。综合维列鲁学派、皮亚杰、杜威等人的研究,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学生素质发展的机制在于学生自身能动的活动。能动活动即学生作为主体而展开的活动。能动活动之所以能促进学生的素质发展,主要是因为其中存在着主体与客体之间双向对象化的过程。在有一定难度的能动活动的过程中,主体为了实现活动目的(此即主体的客体化),而根据活动客体及活动过程的规定性,主动调整、改造、丰富自身身心结构,从而实现自身身心的发展(此即客体的主体化)。作为素质发展机制的活动必须是能动的活动、有一定难度的活动。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素质 发展机制 能动活动
【分类号】:G40-12
【正文快照】: 素质的基本特点决定了素质教学的方式不同于单纯知识教学的方式。知识可以用传递—接受甚至灌输—记忆的方式进行教学。而素质显然不能用言传口授的方式直接从一个人那里传递给另外一个人,对应地,学习者也不能简单地用接受的方式直接从他人那里获得现成的素质。人的素质形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叶澜;;论影响人发展的诸因素及其与发展主体的动态关系[J];中国社会科学;1986年03期
2 王永昌;;论实践本质[J];中国社会科学;1991年04期
3 王永昌;;论实践对象化的基本内容和过程[J];中国社会科学;1992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建东,石瑛,米庆华;关于汶川、理县、茂县小学生心理、行为现状的初步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2 陈洪月;;语文教学应回归生活——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3 卢帮明;《汽轮机设备与系统》教改的探讨[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4 张传开;试论时间范畴的起源[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5 王莉;推己及人与角色扮演——道德意识的个体发生机制[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6 王永德;汉语语法习得异同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7 陈正华,贺轶玲;论道德交往与学校道德教育[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8 赵含韫;社会互动视野中的新型师生关系[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9 李家成;论中外教育研究中的“生命”概念[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10 李国庆;;从实用主义德育理论到品格教育——美国道德教育理论的演变[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建斌;;理解与表达:对凯利传播仪式观的解读[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2 王大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A];《测绘通报》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摘要集[C];2008年
3 王京安;;区域信息能力及其经济增长含义[A];长江上游经济发展与长江流域经济合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李恒威;;意向性的起源:同一性、自创生和意义[A];第十三届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浙江大学代表团论文集[C];2007年
5 龙佳解;蒋晓东;欧庭高;;论杜威的科学划界观[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6 单中惠;;赵祥麟与外国教育史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7 刘新科;;杜威教学思想的再认识(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褚洪启;;杜威的教育目的浅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方晓东;;试论杜威的儿童发展观[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王兆t,
本文编号:5543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554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