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推进义务教育改革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发布时间:2017-08-18 17:03

  本文关键词:推进义务教育改革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更多相关文章: 农村义务教育 集中办学 教育公平 区域经济发展


【摘要】: 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技能的主要途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举足轻重。我国教育现状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发展不均衡,包括区域间的不均衡和区域内部即城乡间的不均衡。义务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城乡间义务教育的巨大差距有悖于教育公平的原则,制约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影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义务教育,把农村义务教育放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当中进行考察,从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入手,对分散办学和集中办学两种模式进行对比分析,探讨集中办学模式的经济效益,为推进义务教育改革,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可行途径。 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长远利益来看,农村义务教育实施集中办学模式改革有以下经济意义。第一,集中办学模式通过义务教育资源整合提高了义务教育的质量,为劳动力素质技能的提高奠定了基础,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第二,集中办学模式有利于缩小城乡义务教育差距,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同时,集中办学模式通过寄宿制学校的发展形成学生的集中和人口的集聚,带动房地产、餐饮、服务等行业的兴起,促进第三产业和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成为农村人口集聚的有效措施,对农村的城市化进程起到促进作用。第三,集中办学模式有利于促进人口的理性转移,促进草场、土地等生态资源的有效利用,有利于生态资源的规模化经营。第四,集中办学模式作为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方式,对于教育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 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和途径,在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的背景下,本文通过对农村义务教育集中办学模式改革的考察,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多元视角进行经济学分析。义务教育发展的外部效应不可忽视,除对未来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基础保障外,合理的办学模式的选择,不仅可以降低教育成本,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实现和普及公平教育,而且其实践过程本身对经济发展的直接作用及导向功能也不可忽视。推进义务教育改革,提高办学水平,对推动我国农村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应该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推进义务教育发展。
【关键词】:农村义务教育 集中办学 教育公平 区域经济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127;G522.3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6
  • 目录6-8
  • 第一章 引言8-13
  • 一、问题的提出8-9
  • 二、相关研究9-12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12-13
  • 第二章 我国教育发展概况13-29
  • 第一节 我国教育体系现状13-18
  • 一、基础教育13-15
  • 二、中等职业教育15-16
  • 三、普通高等教育16-17
  • 四、成人教育17-18
  • 第二节 我国教育发展不均衡18-23
  • 一、教育资源概念18-19
  • 二、区域教育发展不均衡19-23
  • 第三节 我国农村教育体系23-29
  • 一、农村教育办学管理体制23-24
  • 二、农村教育体系现状24-25
  • 三、农村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25-29
  • 第三章 义务教育改革的经济理论与实例分析29-44
  • 第一节 义务教育相关理论29-36
  • 一、教育的功能29-30
  • 二、人力资本理论30-33
  • 三、义务教育的属性33-36
  • 第二节 我国义务教育办学模式改革36-41
  • 一、义务教育办学模式改革背景36-38
  • 二、分散办学模式之弊38-39
  • 三、集中办学模式之利39-41
  • 第三节 义务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实例分析—以内蒙古东乌旗教育改革实践为例41-44
  • 第四章 义务教育改革与区域经济发展44-67
  • 第一节 办学模式与区域经济发展及和谐社会建设之间的关系44-46
  • 一、办学模式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44-45
  • 二、办学模式与和谐社会建设之间的关系45-46
  • 第二节 集中办学模式的经济效益46-56
  • 一、集中办学模式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47-49
  • 二、集中办学模式对城市化的作用49-51
  • 三、集中办学模式对生态环境及规模经营的作用51-54
  • 四、集中办学模式对教育财政投入效益的作用54-56
  • 第三节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56-67
  • 一、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的演变56-59
  • 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中存在的问题59-64
  • 三、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建议64-67
  • 结束语67-68
  • 参考文献68-73
  • 后记73-74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74-7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赖德胜,郑勤华;当代中国的城市化与教育发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2 李晓嘉;刘鹏;;现阶段农村义务教育影响农民增收的实证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3 何珩;;浅析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公平性[J];广西农学报;2007年04期

4 徐瑞娥;完善我国财政教育投入体制问题的研究综述[J];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95期

5 郭平;;构建新时期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政府分担机制的思路与对策[J];经济研究参考;2007年60期

6 柏龙彪;;我国教育不平等现状与对策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06年04期

7 廖楚晖;加大农村教育的财政倾斜[J];经济问题探索;2005年02期

8 俞云峰;;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的演变与重构设想[J];经济问题;2007年11期

9 钟晓玲;以教育公平为本完善我国公共财政教育投入体制[J];金融与经济;2005年07期

10 刘汉屏,李春根;对现行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的反思[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顾海晓;我国义务教育资源公平配置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 刘国瑜;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村教育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3 龚冬梅;反贫困的农村教育发展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江文高;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5 沈光天;“以县为主”—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吕海鸿;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6956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6956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0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