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大学与中小学的伙伴协作:动因、经验与反思

发布时间:2017-08-18 19:33

  本文关键词:大学与中小学的伙伴协作:动因、经验与反思


  更多相关文章: 伙伴协作 教育变革 学校文化 学习共同体


【摘要】:由社会变革所引起的教育在研究范式、教师教育、学校教育、大学功能诸方面的变革,使得大学与中小学之间的伙伴协作近30年来有了长足的发展。大学与中小学之间的差异成为双方协作的重要基础和资源,大学与中小学的伙伴协作是平等、互惠、互信、共同实践的协作。伙伴协作促进了大学与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了双方学校功能的建设、构建了新型的学习共同体。
【作者单位】
【关键词】伙伴协作 教育变革 学校文化 学习共同体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区域教育发展中教师专业成长的伙伴协作研究”(项目批准号:07JA880043)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20世纪70年代以来,兴于美国、英国等国家的大学与中小学结成伙伴,共同协作研究,探索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改进等问题,在全球教育研究领域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近十余年来,我国在此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长足进展。理解伙伴协作的发生与发展,有助于推进大学更有效地践行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红霞;;学校文化与价值意识建构[J];东北师大学报;2006年06期

2 王长纯;教师发展学校建设标准参考纲要[J];教师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3 王利民;丁虎生;;论大学文化及其养成[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晓冬;王扬;;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现状、问题与趋势[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2 高翔;;职业教育管理模式的和谐之路[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03期

3 汤雪花;田虎伟;;我国教师发展学校的研究综述[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11期

4 李东斌;胡蓉;;我国教师发展学校近十年的探索之路[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5 任立梅;;我国TDS教师教育模式现状、问题及改进——基于美国PDS发展学校的启示[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年09期

6 兰智高;周宏弟;;中学物理探究性教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7 王恒;;中外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年10期

8 李鹏祥;;组织文化理论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今日科苑;2006年11期

9 张爱琴;滕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高师院校角色定位的思考[J];教育导刊;2008年05期

10 李保强;刘永福;;学校改进的历史回溯及其多维发展走向[J];教育科学研究;2010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易丽;学校转型中的新文化生成[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李志平;基于内部要素的中国本科高校发展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3 张爱琴;民族地区乡土教材的开发模式与功能[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祁伟;美国专业发展学校(PDS)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蒋己兰;教师专业化:比较与借鉴[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陈玉芳;美国专业发展学校标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高垠;我国教师学历高层次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5 郑栋;美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PDS模式探析[D];西南大学;2007年

6 文大稷;高校文化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7 杜荣建;基于专业发展的中小学教师评价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8 王常泰;关于大学—中小学伙伴合作机制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9 乔长水;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8年

10 刘东霞;大学文化与现代传媒互动初探[D];山东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义遒;着力提升大学的文化品位[J];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S1期

2 谭德礼;;当代大学生公共伦理精神的培养[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刊编辑部;;为学校文化插上“力量的翅膀”——构建“学校文化力”的实践研究(一)[J];教育科学论坛;2011年06期

2 谢明辉;;美国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特征[J];思想理论教育;2011年02期

3 蔡春;;回到教育的原点办教育[J];北京教育(普教);2011年06期

4 吴勇;;学校文化[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11年Z3期

5 蔡发刚;;以校长文化促进学校文化力[J];教育科学论坛;2011年07期

6 ;走向专业共同体,实现1+1>2[J];班主任之友(小学版);2011年Z1期

7 ;走向专业共同体,实现1+1>2[J];班主任之友(中学版);2011年Z1期

8 储朝晖;;南科大:开启公众对教育变革的理性表达[J];小康;2011年07期

9 董志伟;张彦娟;杨思博;;静静守护每一粒种子发芽开花——鹿泉一中学校文化剪影[J];河北教育(综合版);2011年02期

10 张贵廷;;创建优秀学校文化 推进学校内涵发展[J];北京教育(普教);2010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启林;周世厚;;东北亚的教育变革与文化传统论纲——对中国、日本和韩国19世纪中叶以来教育变革历程的分析[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一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09年

2 胡如奎;;学校文化建设问题探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3 袁秀硕;;树起和谐学校文化的旗帜[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4 苏芳;;关于制度与文化的思考[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5 苏芳;;关于制度与文化的思考[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南卷)[C];2010年

6 杜成碗;;实践行知思想 传承新旅经验 打造意蕴深厚的学校文化[A];庆祝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三十周年专刊[C];2010年

7 陈龙法;;学校文化是学校持续发展之魂[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8 马连华;;浅谈学校文化与学校管理[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9 李磊;黄菊辉;;构建党员学习共同体 促党支部文化建设[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北京卷)[C];2010年

10 杨小微;;美日教育本土化变革的比较及其对中国的启示[A];人文社会科学与当代中国——上海市社会科学界2003年度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学会参与兴文化校园 主动发展建精神家园[N];文汇报;2010年

2 江苏省教科院 成尚荣;学校文化的目光应投射在哪里?[N];中国教育报;2005年

3 山东省泰安市教育局局长 桑新华;关于学校文化的初步解读[N];中国教育报;2005年

4 王继华;学校文化“三题”[N];中国教育报;2005年

5 山东省邹城市郭里镇中心小学 肖克文;警惕学校文化的“灰色地带”[N];中国教育报;2008年

6 杜以志 沂南县第一实验小学校长;如何建设学校文化[N];天津教育报;2010年

7 南开区风湖里小学校长 王敏;精心培育学校文化 引领师生幸福成长[N];天津教育报;2010年

8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教育学部副部长 黄荣怀;信息化助力教育变革:机遇与挑战并存[N];中国教育报;2010年

9 吴景寅;浅谈学校文化的经营策略[N];承德日报;2011年

10 河北省承德县教育局 陈英春;学校文化是闭合的“场”[N];中国教师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丽芳;课程改革中的学校文化[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谢翌;教师信念:学校教育中的“幽灵”[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杨全印;学校文化建设:组织文化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杨子秋;以校本课程领导促进学校改进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周宗伟;“高尚”与“卑贱”的距离[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6 赵健;学习共同体[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郭长江;中国近现代科学教育变革的文化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刘e,

本文编号:6964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6964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8a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