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的儿童期创伤与分离体验的相关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9 01:13
本文关键词: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的儿童期创伤与分离体验的相关性研究
【摘要】: 目的:边缘型人格障碍是临床上十分常见,而且治疗难度十分大的一类疾病.疾病本身带给患者和家属,以及社会的痛苦和损失是极其巨大的。在结合临床实践并回顾相关文献之后,我们将在临床上被诊断为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患者与普通人群进行配对研究,重点在于比较两组人群的儿童期创伤和成人期分离状态发生率,并根据统计结果讨论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的儿童期创伤与其成人期分离体验之间的联系,从而推论出该病症患者的儿童期创伤经历与其成人期分离体验之间的相关性,并以此为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病因探索以及治疗手段提供有益的知识积累。 方法:对武汉市心理医院半年间的住院和门诊的病人,经过人格诊断问卷第四版(PDQ-4)问卷测量后进行初步筛选。再对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得分分值6分以上(含6分)的患者,由至少两名医师(一名研究组主治医师和另一名非研究组主治医生)分别根据美国精神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诊断标准进行半结构性访谈,将一致确诊为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患者收入研究组。在某大学寻找性别年龄与研究组相匹配的普通人群作为对照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年龄均在18-65岁之间,排除有严重的器质性疾病的患者,有记忆智能障碍者,物质依赖及严重精神症状者。使用儿童期创伤问卷(CTQ)和分离体验量表(DES)对30名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和30名配对的普通人群进行心理测量。研究结果用计算机输入SPSS运算,得出结果。 结果: ①研究组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儿童期创伤总分和各个分量表的分数和与普通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均高于普通人群(其中躯体忽视P<0.05,虐待总分、情感忽视、情感虐待、性虐待和躯体虐待均P<0.01)。 ②研究组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成年期分离体验的发生率比对照组普通人群高,研究组均分为33.70±9.61,对照组均分为8.57±12.92,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 ③研究组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儿童期创伤经历总分和各个分量表均与成人期分离体验存在相关性(r为0.309~0.504)。其中情感虐待的相关性为0.504,情感忽视的相关性为0.492,性虐待的相关性为0.309,躯体忽视的相关性为0.313,躯体虐待的相关性为0.348,虐待总分的相关性为0.360。 结论: ①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患者比普通人群有着更多的分离体验和较高的儿童期情感虐待忽视,躯体虐待忽视和性虐待,这种情况需要在临床治疗中引起高度留意。 ②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的儿童期创伤(特别是情感虐待和忽视,躯体虐待)和成人期分离症状是存在相关性的。而情感虐待、情感忽视以及躯体虐待对于孩子伤害性十分大。
【关键词】:边缘型人格障碍 儿童期创伤 分离体验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B844.1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8
- 1.绪论8-10
- 2.文献综述10-40
- 2.1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概述10-18
- 2.1.1 概念10-13
- 2.1.2 诊断的演变13-14
- 2.1.3 现代研究14-17
- 2.1.4 国内研究17-18
- 2.2 儿童期创伤的相关研究18-28
- 2.2.1 概念18-20
- 2.2.2 现代研究研究20-26
- 2.2.3 童年期创伤的动力性理解26-28
- 2.3 分离体验的相关研究28-36
- 2.3.1 概念28-29
- 2.3.2 相关研究进展29-33
- 2.3.3 童年期创伤和分离体验的相关性的研究33-36
- 2.4 对相关心理治疗的一些思考36-40
- 2.4.1 访谈中应要注意的一些问题36-37
- 2.4.2 对于自伤自杀行为的防范37-40
- 3.研究方法40-43
- 3.1 被试40
- 3.2 研究工具40-42
- 3.3 统计方法42-43
- 4.结果43-45
- 4.1 一般资料43
- 4.2 研究组与对照组的研究结果43-45
- 5.讨论45-48
- 6.结论48-49
- 参考文献49-53
- 附录153-54
- 附录254-56
- 附录356-61
- 附录461-63
- 附录563-68
- 致谢68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倪岩娟;赵冰洁;;大学生成人依恋与童年期经历的关系研究[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本文编号:6978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697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