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个人规划与自尊、社会支持的关系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个人规划与自尊、社会支持的关系
【摘要】: 人们如何思考和规划自己的未来可称为“未来取向”(future orientation),它是一个复杂的、由多阶段组成的过程。芬兰心理学家Jari-Erik Nurmi从认知—动机的角度提出了未来取向的过程模型,其中规划是未来取向的一个重要心理过程。个体在一生中都会不断地思考和规划自己的未来,而这种思考和规划对于正处于过渡时期的青少年尤为重要。个人对未来受教育和职业等与成就领域相关问题的探索与投入,通常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既包括个体认知因素,也包括个体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本研究在我国当前文化背景下,通过考察了当前青少年未来个人规划的发展特点,并对个体发展的环境、自我及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深入探讨了大学生个人规划与自尊、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首先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青少年未来取向发展的研究以及青少年未来取向与社会支持、自尊等方面的重要研究成果和主要理论观点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述,同时分析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以青岛市某大学大一、大三年级共461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青少年未来取向问卷、社会支持问卷和自尊问卷,利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等统计手段分析了大学生个人规划、自尊和社会支持的年龄发展趋势、性别与专业差异,并考察了三者之间的关系,主要得出以下结果: 1.大学生的个人规划存在显著的性别和专业差异。女大学生的个人规划水平显著高于男大学生;艺术设计专业的大学生的个人规划水平显著高于其他两个专业的大学生。 2.大学生的自尊存在显著的年级和专业差异。大三学生的自尊水平显著高于大一;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学生的自尊水平显著低于其他两个专业大学生。 3.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存在显著的性别和专业差异。女大学生的社会支持水平显著高于男大学生;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的社会支持水平显著高于其他两个专业的大学生。 4.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的水平既能够直接正向预测其个人规划水平,又能够通过影响大学生的自尊水平而间接影响其个人规划水平。
【关键词】:未来取向 个人规划 社会支持 自尊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B844.2
【目录】:
- 中文摘要6-8
- Abstract8-10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10-22
- 1 理论基础10-13
- 1.1 生态学的发展理论10-11
- 1.2 发展情境论11-12
- 1.3 交互决定论12-13
- 2 研究综述13-20
- 2.1 未来取向与个人规划13-17
- 2.2 自尊与未来取向17-18
- 2.3 社会支持与自尊18-19
- 2.4 社会支持与未来取向19-20
- 3 问题提出20-22
- 3.1 已有研究的不足20-21
- 3.2 研究目的21
- 3.3 研究假设21-22
-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22-25
- 1 被试22
- 2 研究工具22-24
- 2.1 青少年未来取向问卷22-23
- 2.2 社会支持量表23
- 2.3 自尊量表23-24
- 3 施测方法和程序24-25
- 3.1 培训主试24
- 3.2 施测24
- 3.3 数据的整理与统计分析24-25
-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25-34
- 1 大学生个人规划、自尊和社会支持的基本特征25-29
- 1.1 大学生个人规划在年级、性别和专业上的差异25-26
- 1.2 大学生自尊在年级、性别和专业上的差异26-28
- 1.3 大学生社会支持在年级、性别和专业上的差异28-29
- 2 大学生个人规划与自尊、社会支持的关系29-34
- 2.1 大学生个人规划、自尊与社会支持各维度的相关分析29-30
- 2.2 大学生的自尊在其个人规划中的作用分析30-34
- 第四部分 分析与讨论34-40
- 1 大学生个人规划的基本特征34-35
- 2 大学生自尊的基本特征35
- 3 大学生社会支持的基本特征35-36
- 4 大学生社会支持、自尊和个人规划的关系36-38
- 4.1 社会支持、自尊和个人规划之间的关系36-37
- 4.2 大学生的自尊在社会支持与个人规划关系中的作用37-38
- 5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及未来研究的展望38
- 6 本研究对教育实践的启示38-40
- 第五部分 研究结论40-41
- 参考文献41-46
- 附录 研究工具(部分)46-4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48-49
- 后记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霞;黄希庭;普彬;毕翠华;;未来取向研究概述[J];心理科学进展;2010年03期
2 沈莹;蒋京川;;未来取向研究回顾与展望[J];社会心理科学;2011年03期
3 胡心怡;刘霞;申继亮;;流动儿童未来取向的结构分析及对学业卷入的影响[J];心理科学;2010年06期
4 胡心怡;刘霞;冀巧玲;申继亮;张玲玲;;流动儿童的未来取向及与学业卷入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0年05期
5 张文新;张玲玲;纪林芹;Jari-Erik Nurmi;;青少年的个人未来发展目标和担忧[J];心理科学;2006年02期
6 郝辉;;英汉时间概念隐喻中的方向对比[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7 张玲玲;张文新;纪林芹;Jari-Erik Nurmi;;青少年未来取向问卷中文版的测量学分析[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年01期
8 潘国强;;文化视角中的中外时间取向差异[J];商业时代;2006年36期
9 何贵兵;张玮;成龙;;中国文化价值观和未来时间取向对幸福感的影响[J];应用心理学;2010年03期
10 胡建华;论中英文化时间取向的异同[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玲玲;高婷;李景;张文新;;青少年的个人规划与亲子、朋友间沟通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胡艺馨;刘震;张文新;;青少年未来取向与人格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胡心怡;申继亮;;流动儿童未来取向特点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刘霞;黄希庭;;未来取向研究综述[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王姝琼;王树青;高婷;徐夫真;;青少年未来取向与情绪适应间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张文新;张玲玲;于凤杰;Jari-Erik Nurmi;;中国城乡青少年未来取向的基本特点[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张玲玲;张文新;Jari-Erik Nurmi;;家庭系统与青少年未来取向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张文新;张玲玲;纪林芹;;青少年未来取向的发展与自尊、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张玲玲;李海垒;张文新;;青少年未来取向发展的基本特点[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张文新;邹泓;;青少年的未来取向及其与人格、家庭和同伴背景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杰;社会学的未来取向[N];光明日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曹玲娟;“大师”该由谁来封?[N];人民日报;2009年
3 沈杰;十多年来中国社会心理之嬗变[N];北京日报;2005年
4 乔新生;“穷人银行”应回归[N];上海金融报;2006年
5 证券时报记者 邬敏邋张媛媛;陈东琪:“双防”是明年调控主题[N];证券时报;2007年
6 邓林邋李振 本报记者 张启富;推动川渝经济合作 注重区域平衡发展[N];广安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苗燕;以全局眼光拿捏调控的力度和节奏[N];上海证券报;2008年
8 安真真(作者单位: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战略型领导者能力素质分析[N];中国人事报;2005年
9 鲍银胜;大幅下挫是哪只“手”所为?[N];上海证券报;2007年
10 宋焱;“保持价格稳定”为何纳入货币政策目标?[N];金融时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玲玲;青少年未来取向的发展与家庭、同伴因素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王姝琼;青少年未来取向与学业、情绪适应关系的追踪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鲁国锋;“转轨”时期我国政府规制的取向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4 刘雪;中国蔬菜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春焕;大学生个人规划与自尊、社会支持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杨先顺;青少年的个人规划与抑郁、焦虑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高婷;青少年个人规划与同伴特征、学业适应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刘霞;青少年未来取向问卷的编制[D];西南大学;2011年
5 王卓健;中学生职业未来取向对学业成绩的影响[D];河南大学;2011年
6 于莉;重点高中生与普通高中生的个人规划及其与人格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何丽明;大学生未来取向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广州大学;2012年
8 张超;蒙汉青少年未来取向的发展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跨文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玲玲;青少年未来取向的发展[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戴必兵;青少年未来取向的影响因素[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7383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738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