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利用区域教师博客群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

发布时间:2017-08-26 12:18

  本文关键词:利用区域教师博客群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


  更多相关文章: 区域教师博客群 学习共同体 教师发展 中小学教师 几点建议 教师专业发展 教育工作者 教研员 苏州地区 网络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利用区域教师博客群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的优势,并对如何更好的利用区域教师博客群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提出了几点建议。
【作者单位】: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区域教师博客群 学习共同体 教师发展 中小学教师 几点建议 教师专业发展 教育工作者 教研员 苏州地区 网络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随着博客在教育领域中的不断推广,越来越多的教师博客出现在网络上。新浪、网易、搜狐等各大门户网站也相继推出了博客,并将教育博客作为其重要分类之一。近一年多来,国内出现了不少区域教师博客群。这些博客群的出现,为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提供了较好的载体。1.教师学习共同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白磊;;学习共同体——教师专业成长的新模式[J];辽宁教育研究;2006年09期

2 黎加厚;;区域教师博客群:网络时代的教师同伴互助家园[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6年10期

3 武俊学;李向英;;构建网络环境下教师学习共同体——教师专业发展的创新途径[J];现代教育技术;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周速;;网络环境下教师学习共同体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2 黎加厚;赵怡;王珏;;网络时代教育传播学研究的新方法:社会网络分析——以苏州教育博客学习发展共同体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8期

3 刘瑞儒;;移动博客:教师专业发展新途径[J];教学与管理;2006年22期

4 祝智庭;胡海明;顾小清;;全球人人电脑运动与学习革命新浪潮[J];中国电化教育;2007年07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洁;西北地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创新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2 谢伶俐;教师博客社群交互环境的构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仇云龙;博客支持下的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贺丹君;溧阳市校本教研的理论与实践探讨[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尕藏草;教师博客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静;兰州市幼儿教师职业认同与专业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徐睿;高校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的知识建构[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8 叶万军;农村青年教师专业成长途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9 马子歂;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管理策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李志凯;小学教师自主学习及其学校影响因素[D];河南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1期

2 桑新民;学习究竟是什么?——多学科视野中的学习研究论纲[J];开放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3 辛涛,申继亮,林崇德;教师自我效能感与学校因素关系的研究[J];教育研究;1994年10期

4 胡鸿保,姜振华;从“社区”的语词历程看一个社会学概念内涵的演化[J];学术论坛;2002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健;学习共同体[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克超;法国教育改革拾零[J];比较教育研究;1984年04期

2 张庆;加拿大哥伦比亚省的远距离开放教育[J];中国远程教育;1994年01期

3 徐利治,,郑毓信;现代数学教育工作者值得重视的几个概念[J];数学通报;1995年09期

4 郑毓信;数学教育哲学概论[J];数学教育学报;1996年02期

5 朱晴;浅谈图书馆与教育现代化[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1997年03期

6 丁兴富;信息技术革命、教育全球化和远距离开放学习——亚洲开放大学协会第11届年会学术报告评述(Ⅲ)[J];中国远程教育;1998年07期

7 高文,王海燕;抛锚式教学模式(二)[J];全球教育展望;1998年04期

8 朱旭东,袁维新;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心理学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1998年03期

9 刘晖;面向新世纪的学习战略——英国斯泰福大学BLC项目述评[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10 钱冬明;积极推进发展中国家基础教育上台阶——亚太地区小学教师远距离培训研讨班综述[J];开放教育研究;199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应国;;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角色的变化及几点思考[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钟金玲;;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 “网上购物”一课感悟[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全疆发;李志伟;;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的新尝试——Web—GTA探索与实践[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史建英;;如何在低年级创设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课堂氛围[A];中国重汽科协获奖学术论文选编(2002-2003)[C];2004年

5 ;论坛日程安排表[A];第五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6 佐藤学;;全球化时代的日本学校教育改革——危机与改革的构想[A];第五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孙波;;学习共同体的学校[A];第五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8 ;教育与社会、自然生态理念的重大变迁——兼论学习共同体理论与未来教育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实践之异同[A];第五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9 邢晓春;;建构主义学习观对远程教学的启示[A];山东省远程教育学会第七届远程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论文集[C];2006年

10 王桂文;;培养元认知能力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约翰·丹尼尔;21世纪的开放大学[N];文汇报;2004年

2 江苏省启东市汇龙中学 张平;开展体验式教学 适应新课改潮流[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5年

3 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中心小学 王岚;预设生成和谐统一[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5年

4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 李树峰;怎样开好教职工例会?[N];中国教育报;2005年

5 记者 时晓玲 刘琴;“学习共同体”让所有学校共同成长[N];中国教育报;2005年

6 通讯员 郭亚萍 鲍效农 记者 毛长久;一堂课就像师生共同完成的游戏[N];杭州日报;2005年

7 东坡区广济中心校 斯诚忠;学校应建立学习机制[N];眉山日报;2005年

8 明冰洁;新课程课堂教学之我见[N];驻马店日报;2005年

9 汉滨初中 邱西云;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思考与尝试[N];安康日报;2006年

10 王咏梅 裘湘 倪正胜;固城湖畔的一颗璀璨明珠[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小清;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赵健;学习共同体[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彭湃;大学之治:道德领导的思维向度[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4 蔡怡;萨乔万尼道德领导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韩亚成;学校道德领导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姜美玲;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任剑锋;非面对面CSCL交互行为促进策略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8 张一春;高校教师ET能力发展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9 刘成新;整合与重构:技术与课程教学的互动解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10 张荣伟;教育共同体及其生活世界改造[D];苏州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雨;课程发展中的幼儿教师角色探析——解释现象学的视角[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王黎明;基础学校建立学习共同体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王丽;试论数学“再创造”课堂学习环境的创设[D];苏州大学;2004年

4 齐丹;基于网络的学习共同体的研究与设计[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陈郁群;交往式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6 李义兵;基于主题学习网站的项目式学习模式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7 罗诚;高中数学“合作建构”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8 李春艳;初中语文网络学习共同体中社会性交互的设计[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尤众喜;无边界学习及其支持和引导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何树彬;中小学学习共同体之构建:理念与策略[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7414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7414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3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