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网络环境下基于问题学习的支持系统设计

发布时间:2017-09-02 02:39

  本文关键词:网络环境下基于问题学习的支持系统设计


  更多相关文章: 基于问题的学习 网络环境下基于问题的学习 学习支持 网络学习支持系统 教学设计 软件设计


【摘要】: 网络学习支持系统是进行网络教育教学的重要支撑环境,为网络教学的开展提供了全面的支持服务。然而,目前网络学习支持系统在为网络教学提供全面支持服务的同时,却很难满足开展特定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需求。基于问题的学习是一种国际上较流行、较有效的教学模式,而网络环境的特定优势为开展基于问题的学习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但是研究发现,在网络环境下开展基于问题学习的活动,当前的网络学习支持系统还不能很好地满足教学的需求。因此,对网络环境下基于问题学习的支持系统进行研究,特别是研究其设计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论文研究网络环境下基于问题学习的支持系统的设计,目的是给出一种系统的设计方法。 论文采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系统科学方法、教学设计方法、面向对象设计方法等研究方法,在以下四个方面做了一些研究工作。 (1)系统设计的基础分析。分析了网络环境下基于问题学习的支持系统的基本概念,总结了系统设计的理论基础,并分析了相关的系统案例。在此基础上,探讨系统的设计目标与原则,规划系统的设计模型。 (2)系统的教学设计。在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和基于问题的教学设计的方法指导下,分析系统教学设计的目标与原则,设计系统的教学设计模型和具体教学流程。 (3)系统的软件设计。运用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方法,分析系统软件设计的目标与原则。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的软件设计,包括系统的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和实现设计。 (4)应用实例的开发。在论文总结的系统设计方法的指导下,开发高一生物《植物的光合作用》学习单元的网络学习支持系统。 经过一系列研究工作,论文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 (1)界定了网络环境下基于问题学习的支持系统的概念,确定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问题解决理论、系统科学理论、教学设计理论和软件设计理论作为系统设计的理论基础,从教学设计和软件设计两个层面规划出系统的设计模型。 (2)得出系统的教学设计模型,认为系统的教学设计应包括学习目标分析、学习者分析、问题情境创设、问题解决设计和成果评价设计等几个环节。 (3)得出系统的软件设计模型,认为系统应采用三层体系结构,并划分为系统管理子系统、问题创设子系统和问题解决子系统等三大子系统。从模型抽象、模型表示的角度出发,在系统软件设计的各个阶段构建相应的软件模型,为系统开发提供了可共享、可重用的参考模型。 (4)完成一个实例系统的开发,对网络环境下基于问题学习的支持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模型进行了应用,验证了系统设计方法和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 (1)研究出一套较为有效的网络环境下基于问题学习的支持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模型,同时为设计支持其他教学模式的网络学习支持系统提供了方法上的参考。 (2)系统设计兼顾教学设计和软件设计两个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网络学习支持系统设计时,因轻教学设计而不能很好地体现教学功能,或因轻软件设计而不能很好地支持软件开发的现象。 未来的研究工作主要是进一步完善问题解决的设计。
【关键词】:基于问题的学习 网络环境下基于问题的学习 学习支持 网络学习支持系统 教学设计 软件设计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G434
【目录】:
  • 中文摘要7-9
  • ABSTRACT9-11
  • 第一章 绪论11-18
  • 1.1 问题提出11-12
  • 1.2 相关研究综述12-15
  • 1.3 研究目标与意义15-16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16-17
  • 1.5 论文结构17-18
  • 第二章 系统设计的基础18-30
  • 2.1 基本概念18-23
  • 2.1.1 网络环境下基于问题的学习18-20
  • 2.1.2 网络环境下基于问题学习的支持系统20-22
  • 2.1.3 系统设计22-23
  • 2.2 理论基础23-26
  • 2.2.1 学习理论23-24
  • 2.2.2 系统科学理论24-25
  • 2.2.3 教学设计理论25
  • 2.2.4 软件设计理论25-26
  • 2.3 相关案例26-27
  • 2.4 系统设计框架27-30
  • 2.4.1 系统设计目标与原则27-28
  • 2.4.2 系统设计模型28-30
  • 第三章 系统的教学设计30-51
  • 3.1 系统的教学设计框架30-34
  • 3.1.1 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设计方法30-31
  • 3.1.2 系统的教学设计目标与原则31-32
  • 3.1.3 系统的教学设计模型32-34
  • 3.2 学习目标分析34-36
  • 3.3 学习者分析36-37
  • 3.4 问题情境创设37-44
  • 3.4.1 问题情境设计37-39
  • 3.4.2 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设计39-42
  • 3.4.3 教学策略设计42-44
  • 3.5 问题解决设计44-48
  • 3.5.1 小组创建44-45
  • 3.5.2 问题分析45
  • 3.5.3 问题解决45-47
  • 3.5.4 成果展示47
  • 3.5.5 问题解决后的反思47-48
  • 3.6 成果评价设计48-50
  • 3.7 系统教学设计的评审50
  • 3.8 小结50-51
  • 第四章 系统的软件设计51-78
  • 4.1 系统的软件设计框架51-54
  • 4.1.1 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方法51-52
  • 4.1.2 系统的软件设计目标与原则52-53
  • 4.1.3 系统的软件设计模型53-54
  • 4.2 系统的需求分析54-65
  • 4.2.1 需求获取54-57
  • 4.2.2 识别分析类57-58
  • 4.2.3 系统静态分析58-63
  • 4.2.4 系统动态分析63-65
  • 4.3 系统的总体设计65-67
  • 4.3.1 分层体系结构设计65-66
  • 4.3.2 由对象到子系统66-67
  • 4.4 系统的详细设计67-74
  • 4.4.1 系统管理子系统设计67-69
  • 4.4.2 问题创设子系统设计69-70
  • 4.4.3 问题求解子系统设计70-74
  • 4.5 系统的数据库设计74-75
  • 4.6 系统的实现设计75-77
  • 4.6.1 系统组件图75-76
  • 4.6.2 系统部署图76-77
  • 4.7 系统软件设计的评审77
  • 4.8 小结77-78
  • 第五章 应用实例78-90
  • 5.1 开发背景78
  • 5.2 实例系统的设计78-83
  • 5.2.1 实例系统的设计目标78-79
  • 5.2.2 实例系统的教学设计79-82
  • 5.2.3 实例系统的软件设计82-83
  • 5.3 实例系统的实现83-89
  • 5.3.1 问题创设模块的实现84
  • 5.3.2 学习资源模块的实现84-85
  • 5.3.3 问题分析模块的实现85-86
  • 5.3.4 自主学习模块的实现86
  • 5.3.5 协作学习模块的实现86-87
  • 5.3.6 成果展示模块的实现87-88
  • 5.3.7 系统管理模块的实现88-89
  • 5.4 小结89-90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90-92
  • 6.1 研究成果90
  • 6.2 主要创新90-91
  • 6.3 未来工作91-92
  • 注释92-94
  • 参考文献94-96
  • 致谢96-9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97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黎霞;;基于问题的在线学习支持研究[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2 伍坪;;基于Multisim的虚拟电子实验室建设[J];电子世界;2012年24期

3 瞿平;尚冠群;李丽娟;;网络环境下PBL教学模式的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1年01期

4 曹春雷;;信息技术环境下中职新教学模式初探——以《电工基础》课程教学为例[J];职业教育研究;2012年1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毕兴玉;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平台的开发与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陈文渊;基于网络的C语言自主学习平台的研究与设计[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能昌会;基于PBL的网络课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石冬梅;基于Multisim的虚拟电子实验系统设计[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邵艳丽;面向网络学习监控的电子学档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潘立华;非良构虚拟实验的设计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李亚芳;网络学习者个人知识管理系统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红娜;基于绩效技术的网络自主学习支持系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英;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在初中生命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10 郑潇轩;职教计算机课程PBL教学的应用与实证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759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7759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0b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