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学理论论文 >

文化学视角下教师教学方式的叙事研究

发布时间:2023-07-01 13:37
  教师的教学方式包括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层面,教师是否能够科学、合理地选择与运用教学方式不仅影响教学质量,也关涉到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尤其是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但是研究发现,教学中教师在选择和运用教学方式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转变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的问题。本研究尝试着用文化学的理论视角,以教育叙事研究的方式,展开对教师教学方式的研究。阐明文化与教学方式之间的具体内涵,分析教师教学方式的发展状态,从而发现其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以便更深一步地对教师教学方式进行文化学探源,进而提出教学方式变革的文化路径和合理性策略。全文共分为四部分:绪论。首先研究的缘由说明时代文化环境中和文化学科视角下的教学方式发展的重要性。其次,阐述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界定出核心概念。通过收集、阅读文献资料,分别整理、归纳出来国外和国内对文化学与教学方式发展的研究综述,并做简要地评述。此外,用文化学的视角和叙事研究的方式展开对教师教学方式发展变革的研究,而且需要有效地结合在一起研究,这是本研究的难点,也是研究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理论基础与研究设计。本研究中的理论视角是文化学,以文化学中的文化传播理论、...

【文章页数】:8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由
        1.1.1 文化学科视角下解读教学方式发展的理论需要
        1.1.2 时代文化环境中探讨教学方式发展的现实需要
        1.1.3 本人对研究语文学科中教学方式发展的兴趣点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文化
        1.3.2 文化学
        1.3.3 教学方式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国外相关研究
        1.4.2 国内相关研究
        1.4.3 本研究综合评述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法
        1.5.2 叙事法
        1.5.3 访谈法
    1.6 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点
        1.6.1 重点
        1.6.2 难点
        1.6.3 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设计
    2.1 理论基础
        2.1.1 文化传播学理论
        2.1.2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2.1.3 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2.2 研究设计
        2.2.1 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过程
        2.2.2 叙事研究的效度与伦理性
第三章 叙事与述评:Z教师的教学故事以及教学方式的演进分析
    3.1 Z教师的教学故事以及研究者述评
        3.1.1 Z教师:从新闻传播到为人师表
        3.1.2 研究者述评:教学理念虽有更新,但理论认识表面肤浅
        3.1.3 Z教师:从墨守成规到大胆求变
        3.1.4 研究者述评:教学行为虽有改进,但方式多样选择困难
        3.1.5 Z教师:从文化熏陶到一致好评
        3.1.6 研究者述评:互动评价日趋多元,但文化氛围仍需改善
    3.2 文化学视角下教学方式的演进分析
        3.2.1 文化学释因:传统定势的价值取向导致教学理念缺乏创新
        3.2.2 文化学释因:中西交融的思维观念导致课堂教学流于形式
        3.2.3 文化学释因:多元文化的行为冲击导致教师选择不够自觉
第四章 审思与求索:文化学视角下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策略
    4.1 动态变革:教师教学方式变革的文化趋向
        4.1.1 文化寻根:教学方式的“古为今用”
        4.1.2 文化借鉴:教学方式的“洋为中用”
        4.1.3 文化创造:教学方式的现代化转变
    4.2 内在变革:教师教学方式变革的文化选择
        4.2.1 内在理念:提升教学方式选择的文化自觉
        4.2.2 内在行为:提高教学方式运用的文化创生
    4.3 外部变革:教师教学方式变革的文化氛围
        4.3.1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4.3.2 丰富课堂文化情景
        4.3.3 营造群体文化氛围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本文编号:38363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xuetheo/38363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3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