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共享与文化记忆——关于中比教育与文化思想的对话
本文关键词:知识共享与文化记忆——关于中比教育与文化思想的对话
更多相关文章: 文化思想 中国大陆 知识共享 文化记忆 中国文化 大学语言 比利时 欧洲 汉学研究 文化研究
【摘要】:巴得胜(Bart HonoréWilly Dessein),1960年生于比利时鲁斯内尔。比利时根特大学哲学博士。现为比利时根特大学语言哲学学院南东亚语言文化系中国语言文化部以及汉学研究所教授。先后在比利时国家科学研究基金会、比利时海外皇家科学院、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斯德哥尔摩远东文物博物馆、瑞士洛桑大学东方语言与文明系等大学和机构任职并进行系统研究,兼任辽宁大学客座教授。其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佛学和中国历史语言文化,参与了数种权威百科全书的编撰工作,如《印度哲学百科全书》、《僧侣隐修百科全书》等。代表作有《部派佛教经院哲学》(C.Willemen,B.Dessein and C.Cox,Sarvāstivāda Buddhist Scholasticism,Handbuch der Orientalistik,2.Abteilung,Indien,11.Leiden:E.J.Brill,1988.)、《经院哲学精髓杂录》(B.Dessein,Sam yuktābhid harmahr daya-Heart of Scholasticism with Miscellaneous Additions.BuddhistTradition Series,Vols.33-35,Delhi:Motilal Banarsidass,1999.)以及《佛教、沟通、感知中的"自我"概念》(B.Dessein(ed.),The Notion of'Self'inBuddhism.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Vol.32,Nr.1/2,1999.)等。王晓路,1955年生于北京市,文学博士,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外国语学院教授,"985"文化遗产与文化互动研究基地研究员。文化批评专业、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英语言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2007年起兼任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国际语言文化学院客座教授。2011年为比利时根特大学语言哲学学院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文化批评和文学理论。近年来论著有《文化批评关键词研究》,译著《文化研究指南》,编著《北美汉学界的中国文学思想研究》以及编著《文化研究选读》等。此对话为作者于2011年6月在根特大学进行欧盟伊拉斯谟研究项目期间进行。
【关键词】: 文化思想 中国大陆 知识共享 文化记忆 中国文化 大学语言 比利时 欧洲 汉学研究 文化研究
【分类号】:G40-059.3
【正文快照】: 一、大学教育、汉学传统与当代欧洲汉学王晓路巴教授,谢谢您能在繁忙的期末抽时间和我就一些学术问题进行讨论。由于中国大陆目前对比利时的大学还不太熟悉,所以首先想请您介绍一下比利时的大学,特别是根特大学汉学系的传统和特点,以及您自己学习中文和中国文化的经历。巴得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金民;;《新水浒》主旨“救世”说[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2 何旺生;;士风与文风——读《任f 与南朝士风》[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3 史应勇;由经有数家、家有数说到括囊大典、贯通六艺——论郑玄通学的产生[J];安徽史学;2004年02期
4 陈慧敏;;论宗教意识缺失对中国传统失意文人的影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5 杨霞;;从“后汉三贤”的天道观看东汉士人个体意识的萌发[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6 王海洋;《三国演义》创作心理动因探析[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7 马继铭;;略论“孙悟空”与“唐僧”形象的强与弱[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8 钟雅琼;;中国古代服饰颜色与政治关系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9期
9 汪大金;;儒“道”、士人与文化品格[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0期
10 王亚风;;金谷集会的文化意义[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名家;;论文化与经济的关系[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2 谢名家;;文化经济理论在宏观社会学视野中的展现[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3 黄书泉;;论当代长篇小说的文学经典性[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4 盛洪;;天命与民权(初稿)——探寻中华文明的宪政框架之一[A];“市场化三十年”论坛论文汇编(第三辑)[C];2008年
5 相力;卜然然;;略论先秦儒家的教化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张景平;;士与二十世纪的实践性儒学——试论刘尔p樀乃枷搿⑹导捌湟庖錥A];《国学论衡》(第四辑)[C];2007年
7 曹萌;赵丹丹;;论《水浒传》对游侠精神的张扬[A];水浒争鸣(第十辑)[C];2008年
8 王振星;;“嵇康”与卢俊义的梦意象——金圣叹“梁山泊英雄惊恶梦”解读[A];水浒争鸣(第十一辑)[C];2009年
9 王鹭娟;李朝平;;“教育过度”问题研究综述[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李金善;;屈原作品的修身内涵及其文化意义——兼论屈原与儒家修身观念的异同[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高刘巍;王世贞的园林实践与观念[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5 黄芳;跨语际文学实践中的多元文化认同[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国娟;儒学与秦汉意识形态的建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罗骧;慧远与东晋佛教的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8 徐晨;盛宣怀近代化思想与官督商办模式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刘明辉;魏晋士人政治心态类型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古家臻;赵嘏科举诗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赵立光;“说岳”题材小说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于欧洋;六朝骈文的兴盛与形式美学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蔡琳彬;老舍小说对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人格的探索[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高世江;论两汉士人风貌及文学精神的嬗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陈辰;明代私债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雷;法家君主专制理论与秦朝的兴衰[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杨铭;先秦儒道游观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苗菊;《世说新语》与《儒林外史》之叙事共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民;“两岸文化思想与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综述[J];学术月刊;1994年10期
2 新稼;;飘飘巴黎—武僧[J];中国体育(中英文版);2006年03期
3 李忠萍;;浅析《吕氏春秋》蕴含的文化思想[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4 温奉桥;;论王蒙文化思想的现代性[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5 张野;;胡适文化思想中的“保守倾向”[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6 陈勇勤;;论晚清清流派的文化思想[J];学术研究;1993年03期
7 黄寿娟;;鲁迅和林语堂翻译思想对比研究[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8 邵丽英;;汉语的职衔称谓与汉民族的文化思想[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9 赵慧宁;;文化性景观反映出的哲学范畴[J];中州学刊;2011年05期
10 洪明辉;杜发星;;有志不在技高[J];网球俱乐部;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敏;;关于人文文化与社会文化教育的若干思考[A];中国共产党与现代中国[C];2001年
2 陈世平;胡艳军;;高校教师知识共享问题研究[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3 朱安;;营造知识共享文化 指导员工行为[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10辑)——第十一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10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林钟高;;组织结构、信息体制与企业内部控制模式研究——基于组织知识共享理论的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管理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王志杰;刘瑞林;;浅论广州本田的知识管理[A];第10届计算机模拟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陈湘;;索引与信息服务[A];2005年中国索引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杨建华;魏海标;;企业知识管理的应用策略分析[A];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吴六平;;集团内部如何真正解决知识共享的关键问题[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10辑)——第十一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10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王盛虎;;知识管理视野下政府对自然危机管理的策略选择[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魏永斌;孙东川;;协同商务环境下知识共享的利益分配方法研究[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8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春燕;知识共享在中国:从理念到现实[N];人民法院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魏小毛;知识共享与著作权保护的平衡[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6年
3 李富强 葛新权;建立知识共享管理系统的思路[N];首都建设报;2010年
4 中国消费者报 聂国春;CC许可挑战“版权所有”[N];中国消费者报;2006年
5 季剑青;都市想像与文化记忆[N];中华读书报;2005年
6 吴建中;知识共享的关键在开放[N];文汇报;2005年
7 记者 杨彦华;城市建设要有自己的文化记忆[N];中山日报;2009年
8 萧放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俗学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节日仪式是文化记忆的要素和过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易水;美国银行如何实现知识共享[N];人民邮电;2004年
10 本报记者 古瑾;2009,镇江文化记忆[N];镇江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雯;通过激活社会资本在虚拟社区中实现知识共享[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2 周勇士;供应链知识共享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3 李丹;科学研究活动中的知识管理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4 夏晶;高校知识管理创新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5 赵鑫;组织创新氛围、知识共享与员工创新行为[D];浙江大学;2011年
6 于国波;基于知识共享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机理及路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7 初浩楠;中国文化环境下企业人际信任及其对知识共享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8 王丽丽;大学创新团队成员心理契约对知识共享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9 宋志红;企业创新能力来源的实证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10 黄福玉;面向组织记忆的岗位知识管理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文豪;知识共享在团队过程与团队效能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蒋凯;基于灰色理论的项目团队内部知识共享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3 沈旭文;威客模式下虚拟社区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张志伟;基于MIS的A公司知识挖掘与知识共享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5 李康;知识型企业员工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6 宗胜亮;网络环境下合作R&D项目的知识共享机理及促进对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7 付桃红;软件外包中发包方与接包方间知识共享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8 张作凤;知识共享机制及其在企业中的构建[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文献情报中心);2004年
9 赵玉洁;跨学科团队知识共享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10 吕程;项目团队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与绩效结果[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032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003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