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贝克抑郁量表第2版中文版在大一学生中的试用

发布时间:2017-10-12 07:09

  本文关键词:贝克抑郁量表第2版中文版在大一学生中的试用


  更多相关文章: 抑郁 贝克抑郁量表第版 信度 效度 验证性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评估贝克抑郁量表第2版(BDI-II)中文版在我国大一学生中的信度和效度。方法:972名大一学生完成BDI-II中文版和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的测试,并随机抽取65名大学生1周后完成BDI-II的重测。结果:BDI-II中文版的Cronbachα系数为0.85,各条目间的相关系数在0.08~0.39之间,各条目与BDI-II总分的相关系数在0.34~0.57之间,重测相关系数为0.73(Ps0.05);BDI-II总分与CES-D总分呈正相关(r=0.70,P0.01)。认知-情感和躯体症状2因子结构模型的验证性因素分析各指标为IFI=0.967、CFI=0.967、χ2/df=3.820、RMSEA=0.054。结论:贝克抑郁量表第2版中文版在大一学生中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能够作为我国大一学生抑郁症状筛查的自评工具。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关键词】抑郁 贝克抑郁量表第版 信度 效度 验证性因素分析
【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JJ3027) 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项目(XJK011AXL0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171003)资助
【分类号】:B844.2;R749.4
【正文快照】: 贝克抑郁量表(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BDI)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抑郁症状自评量表之一,该量表既可用于精神疾病患者抑郁症状及其严重程度的评估,又可用于正常人群抑郁症状的评估。该量表第1版(BDI)[1]由贝克等于1961年编制,其中文版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2-5]。为较好地反映抑郁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邓玉琴;刘兴华;梁耀坚;攸佳宁;唐一源;;觉知抗抑郁训练对参与者抑郁情绪干预初探[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年06期

2 杨丽;朱晓坤;翟瑞龙;李艳苓;李娟;;自尊在完美主义和抑郁间的中介效应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年03期

3 张雨新,王燕,钱铭怡;Beck 抑郁量表的信度和效度[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0年04期

4 张志群,郭兰婷;Beck抑郁问卷在成都市中学生中的试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年07期

5 王振;苑成梅;黄佳;李则挚;陈珏;张海音;方贻儒;肖泽萍;;贝克抑郁量表第2版中文版在抑郁症患者中的信效度[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立新;林娜;;压力知觉量表在大学生样本中的因素结构研究[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2 张秀阁;;初中生完美主义人格的类型及其学校适应[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2年06期

3 郑婷;石玉芝;张宁;朱梅芳;李菁晶;王铄;王春雪;;病人健康问卷-9在卒中抑郁患者中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北京医学;2013年05期

4 许黎英;;正念五因素量表在高职生群体中的信、效度检验[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5 王玲,郑雪,朱顺生,吕慧英,郭德纨,白敦衍,刘幸明;心理因素与肾移植效果的相关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1期

6 魏慧平;陈健芷;刘爱书;;中国近10年来儿童抑郁研究述评[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9期

7 袁洁;薛云珍;;认知问卷(CQ)的中文修订[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年07期

8 胡德同;黄伯钢;杨芳;;大学生抑郁症体育运动干预及注意事项[J];考试周刊;2011年25期

9 申秀云;黄金梅;;妇产科护士身心健康对其工作投入的影响作用[J];农垦医学;2012年01期

10 刘红;杨劲;唐向东;;原发性失眠主客观睡眠质量与日间功能损害的关系[J];华西医学;201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丽华;苏林雁;陈健;;白熊抑制问卷中文版信、效度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三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冯正直;中学生抑郁症状的社会信息加工方式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石伟;自尊的记忆效应的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罗健;中国癌症患者疼痛与生活质量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6年

4 肖晶;大学生抑郁认知易感性—应激模型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欣元;支持性心理治疗对改善癌症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效果研究[D];泰山医学院;2010年

2 郭秋月;初中生生活事件、归因方式与英语学习态度之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赵国香;大学生自杀“守门员”的培训及培训效果的评价[D];暨南大学;2011年

4 孙亚磊;高中生抑郁状况的团体干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小溶;初一学生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的个案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婧;湖南省儿童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症状及生活质量总体满意度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7 谢静;彝、白、汉族一年级大学生身体自我、学业自我和社会自我的特点及其与抑郁的关系[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8 齐文;涉法信访人员的心理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1年

9 王可晖;高职生的主观幸福感与归因方式的关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10 彭欣;广东省某高校大学生自尊及其相关的若干因素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钧文;吴和鸣;;正念训练治疗抑郁症案例报告[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2 李文利,钱铭怡;状态特质焦虑量表中国大学生常模修订[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1期

3 杨丽;梁宝勇;张秀阁;吴雨晨;;近乎完美量表修订版(APS-R)的中文修订[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年02期

4 张秀阁;杨丽;梁宝勇;王锃;邵秀巧;;以自尊为中介因素的完美主义与抑郁的关系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8年03期

5 蔡伟雄,杨德森;应激与海马[J];法医学杂志;2002年01期

6 孙奕;张志s,

本文编号:10173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0173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e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