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教科书的汉译与传播
发布时间:2017-10-14 22:42
本文关键词: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教科书的汉译与传播
更多相关文章: 日本教科书 汉译 留日学生 日本教习 中国近代教育
【摘要】:近代西学传入的过程,,是一个复杂、曲折的过程。翻译也不是简单的文字转换,它作为人类活动的一种,永远是为社会发展服务的。研究西学东渐的不同阶段科学翻译的特点以及作用,是研究中国近代科技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1896-1911年间通过日本转口西学的翻译,对我国在科学技术史和社会发展史上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在中日科学技术交流史和翻译史上也留下了光辉的一页。20世纪初的10来年间,为了实现“科学救国”、“教育救国”的目的,国内翻译出版了大量日本中小学科学教科书。清末的教科书汉译被赋予厚重的历史使命,表现出了强烈的功利色彩,这为近代中国特殊的历史环境和文化环境所决定。译者面对民族存亡、求救国、图自强、谋复兴、依靠翻译日本教科书大力传播西方文化,积极构建中国近代教育体系。 研究这段历史对于搞清楚西方科学技术在中国本土的传播与发展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研究晚清时期日本教科书在中国的汉译与传播这一课题,来衡量这一时代的思想深度与科技文化走向。我们可以深刻认识和了解中国近代科学发展的历程,为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与此同时,日本教科书的中译是近代中日文化交流的组成部分,也是晚清“西学东渐”的组成部分。对于日本教科书译介及其影响的研究,尚属于中日文化交流研究领域中的新课题。加之,从晚清时期开始,中国与日本两国间存在着令人感慨的复杂关系,直至当代,中日关系对于亚洲乃至世界具有深远影响。因此,本课题的研究,不仅对中日文化交流研究予以补益,也可以为今天的中日文化交流提供借鉴。 为此,本文根据上述问题,提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教科书的汉译与传播这一研究课题,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一、晚清日本教科书汉译的社会背景;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现的日本教科书翻译高潮;三、从学制制定和课程设置、中国近代教科书、中国女学的兴起以及中国近代知识体系的构建四个方面重点阐述其对中国近代教育带来的影响。 本文希望以晚清和民初的汉译日本教科书为研究对象,在注重挖掘和利用相关史料的基础上,通过考证和论述、宏观和微观相兼顾的方式,借助于统计工具,对这一翻译现象进行概括性的描述,包括影响和制约翻译选择的历史文化语境、教科书的翻译。进一步细致探讨师日浪潮中中国人对日本教科书的翻译状况,以及它对中国新教育产生了怎样的示范作用和影响。 通过以上研究,本文认为:为“救亡保种”而实施科学教育,为传播科学知识而兴起的翻译日本教科书的高潮。主张“戊戌变法”的维新派、全国各地开设的东文学堂的学生、数以万计的留日学生以及这个时期在中国学堂任教的日本教习构成了翻译主体,译编教科书、创办新式学校,解决了兴办新式学堂急需教材的燃眉之急,促进了中国教育内容的近代化。此期翻译的科学教科书与其他各种途径出版的科学教科书一起,在全国各地兴办的中小学广泛采用,对我国近代教育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日本教科书 汉译 留日学生 日本教习 中国近代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529
【目录】:
-
本文编号:10336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03360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