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高校大学生社会支持和人际信任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7 08:09

  本文关键词:高校大学生社会支持和人际信任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高等学校 大学生 社会支持 人际信任


【摘要】:目的探讨大学生人际信任与社会支持的特点及关系,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人际信任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对广州某高校402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不同性别大学生在对父母信任(t=-2.138,P0.05)和对支持利用度(t=-3.22,P0.01)上差异显著;②不同专业大学生在社会支持总分(t=-2.243,P0.05)和主观支持(t=-3.235,P0.01)上差异显著;③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在社会支持总分(t=-2.80,P0.01)、主观支持(t=-2.22,P0.01)和对支持利用度(t=-2.75,P0.01)上差异显著;④不同年级大学生在客观支持上差异显著(t=3.30,P0.01);⑤不同社会支持水平在对父母信任(F=11.893,P0.01)、对无关者信任(F=3.321,P0.05)和人际信任总分(F=9.964,P0.01)上差异显著;⑥人际信任与社会支持成显著负相关(t=-0.229,P0.01)。结论大学是个体人际信任形成的重要阶段,相关部门应该把握这一时机,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进行社会干预,提高人际信任。
【作者单位】: 中国.广州中医药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高等学校 大学生 社会支持 人际信任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正处于一个重要的成长阶段,此阶段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和人际信任都有其独特性。社会支持对应激因素有缓冲作用,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对身心健康、个体情绪以及人格特性等有着重要的影响[1-3]。人际信任是人际交往的基础,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因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静,黄艳;某技工学校学生社会支持与人际信任关系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5年07期

2 林初锐,李永鑫,胡瑜;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研究[J];心理科学;2004年05期

3 游洁;价值观与大学生寻求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华山,许霞;癌症发病与心理社会因素关系的比较研究[J];蚌埠医学院学报;1999年06期

2 刘维良;教师的应付方式与社会支持[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3 左鹏;张静;;单亲家庭大学生的社会支持问题研究——以某大学女生为例[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教育部《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课题组 ,王登峰;《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年02期

5 张奇;王锦;;大学生自尊与社会支持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年02期

6 胡湘明;中国青年心理健康的社会支持系统初探[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1995年02期

7 余欣欣,叶发钦;初中生社会支持状况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8 李小云 ,张银萍 ,郭晓元;社会支持与护理[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2年12期

9 吴清平;心理健康状况评价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1997年03期

10 柳春香;任泽港;江雅;;大学新生适应性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高校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春梅;陈影影;张旭颖;张倩;周鑫;李柱华;张迪;李春光;王蓉;;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发展特点的研究[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2 刘世宏;顾海根;任娟英;;影响预防医学工作者心身问题的工作压力及社会支持[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陈巍;;小学青年教师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安秋玲;青少年非正式群体交往与自我同一性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杨彦平;中学生社会适应量表的编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邵爱国;关于说谎的道德认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金碧华;支持的“过程”:社区矫正假释犯的社会支持网络研究[D];上海大学;2007年

5 卢国华;坚韧人格与应激、心身反应的关系[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静;高中生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欧阳常青;大学生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间的关系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3 刘陈陵;大学生日常生活压力、社会支持及其相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4 刘春燕;发展性团体心理咨询改善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实验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严标宾;社会支持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李金钊;上海市中学生的心理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万煜;社会支持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及干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黄勤锦;青年男性服刑人员的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人际信任和应对方式的关系[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陈君;大学新生学校适应、社会支持及其关系的调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10 张勤峰;军校学员人格倾向和社会支持与应付方式选择之间关系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艺敏,李永鑫,李惠民;河南省大学生社会支持的调查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年01期

2 郑信军;大学生的人际信任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02期

3 朱荣英;论价值的实践基础[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4 钱铭怡,武国城,朱荣春,张莘;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的修订[J];心理学报;2000年03期

5 吕锋!276005,余西金!276005,任意荣,宋克珍;在校中专生社会支持与人际态度的关系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0年04期

6 马惠霞,覃晓燕,韩向明;中专生社会支持特点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1年04期

7 刘广珠;577名大学生获得社会支持情况的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则祥,蒋继国,赵军,谢军,蔡敏;高校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对策[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2 韦春华;;高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探讨[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3 程琳杰;张义明;刘广珠;;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卫生课教学的调查和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4 黄庆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值得关注[J];江西教育科研;1988年04期

5 李晗龙;闫广实;;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分析及解决措施[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6 何谦;;对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考[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7 房振宏;田伟;;试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6年05期

8 尹翔;;试析高校如何解决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J];希望月报(上半月);2007年09期

9 ;动向[J];教育与职业;2008年10期

10 张雅君;;基于学生个性培养的心理学教学模式初探[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桑红;大学生保持心理健康的常用办法[N];四平日报;2006年

2 周慧虹;就业大学生别被心理不适应难倒[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3 蔡曙光;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与预防[N];光明日报;2006年

4 记者 苏雁邋通讯员 陆炜;专家呼吁尽快拆除心理“一米线”[N];光明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朱伟光邋通讯员 张世英;关注大学生抗挫折教育[N];光明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杨岩泽 实习生 白宇飞;众多压力困扰高校学子[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7年

7 实习生 周晨昕 记者 姜澎;两个好消息 不要一块说[N];文汇报;2005年

8 本报实习记者 张杭;“6·25”大学生杀人事件心理调查[N];北京科技报;2005年

9 李舒蕊;“三个和尚”为何没水喝[N];大众科技报;2006年

10 教育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邋执笔 柯狄祖;如何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心理素质[N];光明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梅松丽;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朱艳新;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的结构、特点及有效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3 李佳川;体育锻炼对降低大学生自卑感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曾晓强;大学生父母依恋及其对学校适应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9年

5 李力红;大学生言语、表象认知风格个体在记忆系统中信息表征偏好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6 李j;身体锻炼对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马嵘;不同运动方式和情境对大学生社会性体格焦虑影响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高宏杰;15FQ~+量表中文版的修订及初步应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9 魏义梅;大学生抑郁的心理社会机制及认知应对干预[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张爱宁;观影疗心[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洪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的自我超越[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2 李燕;大学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3 曾成义;大学生焦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胡凛;大学生自杀倾向的心理预防和干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5 高迎浩;大学生愤怒情绪及其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6 阳柳青;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社会比较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7 孙竟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8 杨雪龙;大学生自杀风险因素评估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9 石晓勇;大学生性别角色态度与成就动机的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10 杨琳娜;大学生自我和谐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0477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0477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4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